聖經:撒母耳上二章27-30節;詩篇一二七篇3節
前言:
出生於宋真宗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卒於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 的歐陽修,四歲喪父,因家貧無法上學且又買不起紙筆,只好由母親鄭氏以荻畫地學書,教養長大成人。宋仁宗天聖八年(西元1030年),以二十四歲年輕之齡高中進士,日後還位居宋朝時代的翰林學士、樞密副使、三知政事等重要官職。由於歐陽修繼承了韓愈文從字順的寫法,而擅長詩文與工詞,在文學、史學等方面,皆有相當大的成就,因此,成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留名千古。
若以現代的眼光觀之,歐陽修是個低收入戶的單親孩子,但歐陽修之名與文卻能萬古流芳,最主要的原因,乃父親英年早逝後,母親刻苦耐勞,強忍喪夫之痛,循循善誘的教導他。教導的過程中,母親還時時轉述父親在世為官時,那高風亮節之品格的真實故事勉勵他,因而塑造出歐陽修美好的人格特質。
歐陽修功成名就後,深深緬懷著父親的偉大,並感念母親經常用父親的故事來教導他,對他的影響著實相當深刻,因而提筆為文,書寫了<瀧岡阡表>(詳文請見本文最後之附記)以之紀念父親,並將該文刻在父親葬於沙溪瀧岡的墓碑上。在這篇曠世鉅文總計一千兩百六十八個文字中,歐陽修可謂字字皆緬懷與思念著父親在世時,那「廉、儉、孝、忠、仁、教、誠」的偉大作為。當然,我們也可從中見到了「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無犬子」、「好竹出好筍,歹竹出痀侖」的事實。閱讀過此文的人,無不深受兒子對父親所流露出的情懷所感動。
一. 父親vs.兒女-放任與溺愛
麥克畢可爾牧師(Rev. Michael Bickle)曾在文章上提到,世上的父親可分為五種型態:1.缺席型的父親。(Absent fathers)2.威權型的父親。(Authoritarian fathers)3.虐待型的父親。(Abusing fathers)4.指責型的父親。(Accusing fathers)5.慈愛深情型的父親。(Affectionate fathers)。從字面所述的形容詞,我們可清楚看出這五種型態的父親所指之意,不知您是屬於那種型態的父親?。
除了上述五個型態外,吾人認為,麥克畢可爾牧師還少說了二項,即「放任型」和「溺愛型」的父親。因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步入工業化的社會後,職業婦女增加,家庭結構隨之轉變,夫婦倆都得上班的家庭可謂比比皆是。為面對家庭結構的轉變,除了有人抱著「無子一身輕」的價值觀,不懷孕也不生子外,只生一個孩子便踩煞車,不再生育者亦比比皆是。我們從1970年代台灣政府提倡家庭計畫的「三三制」(生三個小孩),到1980年代的「兩個孩子恰恰好」,直到現在的「一個孩子不算少」的口號效應下,孩子的確越生越少。就是在這種「物以稀為貴」的心態下,「放任」與「溺愛」型態的父母親與日俱增,也因此產生了現時代家庭與社會的諸多問題。
舊約聖經撒母耳上二章27-30節記載:「有神人來見以利,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僕的時候,我不是向他們顯現嗎?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我不是揀選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燒香,在我壇上獻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將以色列人所獻的火祭都賜給你父家嗎?我所吩咐獻在我居所的祭物,你們為何踐踏?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將我民以色列所獻美好的祭物肥己呢?』因此,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我曾說,你和你父家必永遠行在我面前;現在我卻說,決不容你們這樣行。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
從上述這段經文不難看出,這是一則因父親對兒子過於「放任與溺愛」,而遭致上帝嚴重警告的記載。經文中的主角「以利」,乃士師時代頗為資深的祭司,任職達四十年之久。(「祭司」為上帝所揀選,由利未族中選出,扮演著帶領會眾與上帝建立關係的角色,是神人之間的代求者,專司禮拜與獻祭之禮儀)祭司以利有兩個兒子,分別為何弗尼與非尼哈。以利雖為虔誠盡職的祭司,但其性格卻不夠堅強,一再的縱容兒子,即使兒子在會幕前與婦人私通,甚至在獻祭時,蔑視上帝的祭物,不但不按照獻祭的規矩,還將祭物先拿來吃。父親以利見狀,不但未加以管教,還以放任與溺愛的態度,不理不睬,導致二子犯罪日深,增加上帝的憤怒。難怪上帝會口出嚴厲的話警告以利說:「我所吩咐獻在我居所的祭物,你們為何踐踏?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將我民以色列所獻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當以利聽到如此嚴厲的警告後,並沒有加以改進,亦未對兩個兒子予以責備和導正,竟然無動於衷,致使兩位兒子的品行更加惡劣,繼續魚肉百姓。為此,上帝相當不悅,預言兩個兒子將同年同日死(參見撒上二章34節)。結果,在以色列與非利士人的交戰中,預言果然應驗,兩兄弟皆於同日死於戰場。(參見四章11-17節)當以利聽到兒子雙亡的噩耗後,因傷心過度而暴斃身亡,結束了九十八歲的生命。以利(父親)vs.何弗尼與非尼哈(兒子)的故事,真有如台灣俗諺中所形容:「細漢若不熨,大漢熨不卒。」「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盛豬舉灶,盛子不孝。」「子孫雖憨,經書不可不讀。」的詞句,正可為上述之歷史故事,作一番活生生的殷鑑和註解。
二. 父親vs.兒女-關心與代禱
生於1880年美國堪薩司州的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1903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其第一名的成績,創下西點軍校創辦一百年來的紀錄。果真有其父必有其子,麥克阿瑟將軍的父親曾因參加南北戰爭以身士卒,而獲得國會勳章,還擔任過菲律賓群島的首任軍事總督。麥克阿瑟將軍繼承父志,於二次大戰時,出任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最後還迫使日本全面投降,且受盟軍任命,擔任戰後接管日本的軍事總督。
麥克阿瑟將軍令人懷念之處,除了上帝所賜的軍事天份外,最為後人所樂道的,莫過於他那一篇著名的<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A Father’s Prayer),因他明白:「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一二七篇3節)的聖經訓示,所以為他的孩子在上帝面前獻上禱告,而寫下這篇不朽的禱告文。從其禱告文中,足可見到他為上帝所賜的產業-兒子,在上帝面前所獻上的關心與代禱。禱文中,我們看不到父親為孩子祈求財富、工作和地位的禱詞,反是為兒子祈求上帝讓他能堅強、勇敢、不氣餒、謙遜、認識真理、勇於接受挑戰和磨練、抱持遠大的人生目標、懂得駕馭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的心、充滿幽默感、坦率與溫和。麥克阿瑟為孩子禱告的信仰精神,實值得我們學習。
或許,生活在威權和保守時代的台灣人,親子關係遠不如西方國家表現於外在親吻和擁抱的動作來得親密,然若能夠在內心為子女作個禱告,並深深的祝福他們,也未嘗不是一種有意義且溫馨的表達方式。告訴您,麥克阿瑟的為子祈禱文,也可作為您為您的孩子祝福的禱告詞。
三. 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A Father’s Prayer)by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在他軟弱時,不屈不撓;在懼怕時,堅強勇敢;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保持謙遜溫和。
懇求教導我的兒子,勿只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引導他認識你,同時又能明白,認識自己乃是真知識的基石。
主啊!我祈求你,不要讓他只走在安逸、舒適之途,求你將他置於困難、艱難和挑戰的磨練中,求你引領他,使他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同時學會憐恤那些在重壓之下失敗跌倒的人。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求你讓他有一顆純潔的心,抱持遠大的目標;使他在能指揮別人之前,先懂得駕馭自己;當邁入未來之際,永不忘記那過去的教訓。
主啊!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我還要祈求你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他過於嚴肅,還苛求自己。
求你賜給他謙卑的心,使他永遠記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溫和。
然後作為父親的我,才敢輕輕的說:「我這一生總算沒有白白活著」。阿們!
———————————————————————————————
(A Father’s Prayer by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bone will not be where his backbone should be;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 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Lead him I pray,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here let him learn compassion for those who fail.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r,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one who will learn to laugh, yet never forget how to weep;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
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have not lived in vain. Amen!
結語:
「父親vs.兒女」的功課,聖經早已提供我們清楚的訓示:「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六章1-4節)當然,身為父親者,也當明白:「好田地,不值著好子弟。」身為兒女者,更應知道:「不孝父母,祭祀無益。」畢竟,人生只有一次,願身為兒女者,都能在主裏聽從父母;也願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全心全力按照聖經的教訓來養育他們。
(附文) 瀧岡阡表 |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 蓋有待也。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 。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於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
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 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 父之能養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歎。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 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劍汝而立於旁,因指而歎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其居於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於中者邪!嗚呼!其心厚於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
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後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苟合於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後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列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又 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其三世,蓋自嘉祐以來,逢國大慶,必加寵錫。皇曾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 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於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見於後世,而庇賴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于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修者,並揭於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熙寧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東路安撫使、上 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本文摘錄自《古文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