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太福音九章16-17節
前言:
每年的10月31日,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的「宗教改革紀念日」。由於這一天並不一定都逢禮拜天,所以,總會都會鼓勵地方教會,利用10月的最後一個主日,作為宗教改革日的紀念禮拜,藉以喚起信徒,能天天在信仰與教會的事工上,不斷的「更新」與「成長」,好讓教會能順應時代,永遠處在「改革中」,不斷前進。端此,舉行宗教改革日的紀念禮拜,實有其特別的意義。
長老教會總會之所以選定這一天為宗教改革紀念日,最主要的典故,乃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為呼籲教會當局正視內部腐敗,以及販賣贖罪券的弊端和惡習,於離其所任教的威登堡大學神學院最近的威登堡大教堂正門貼上「反對九十五條提議」(Die 95 Thesen gegen den Ablas),強調信仰的可貴與宗教的自由,因而啟動了一連串的宗教改革列車。
事實上,路德的本意並非要進行宗教改革,只想藉著有「民主牆」(禮拜堂的正門常有人在此發表高見)之稱的威登堡大教堂正門(曾有位名叫帖次勒(Tetzel)的道明會修士在此販賣過贖罪券,馬丁路德親眼目睹後,相當不以為然),發表對教會當局應端正信仰,順應時代需要,改進教會弊端的提議而已。孰料路德此舉,惹毛了當時教會的掌權和既得利益者。最後在歷經多次對話與協調不成的情況下,路德在德國沃木斯(Worms)的國會大廳,以堅定的語氣,在逼迫他撤回「抗議文」的掌權者面前,勇敢的說出:「對我而言,決不撤銷我一切的主張,除非聖經證明我錯了。這是我的立場,我站在這裡,我不能有其他的作為,願上帝幫助我,阿們。」而步上了宗教改革的不歸路。
一.更新vs.改革之聖經訓示
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經常受到猶太人與法利賽人的挑戰與批判,特別是在安息日的議題上為最。耶穌就曾因在安息日治病、掐麥穗,觸犯了舊約的律法,而飽受法利賽人的攻擊。然耶穌卻以:「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馬可福音二章27節)作為回應,表明制度與法律的設立目的並非在「束縛」人,而是在「導正」與「幫助」人。
除了安息日的議題外,禁食方面的問題,耶穌亦曾面對強烈的質疑。按摩西的律法規定,百姓只要一年一次在贖罪日的時候,為自己的罪禁食禱告,同時擺上懺悔即可。但後來,猶太人又增添了些許為紀念國難的禁食日(以斯帖記九章31節;撒迦利亞書七章5節、八章19節)。到了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則增加到每週必須有兩次的禁食。有一天,施洗約翰的門徒,為了禁食的問題來見耶穌且問祂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耶穌聽完之後,乃回答道:「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馬太福音九章14-15節)耶穌將自己比擬為新郎(彌賽亞),將門徒比喻為陪伴之人,向提出質疑的人分訴,當祂和門徒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應當歡喜快樂,並不需要禁食。但當耶穌離開他們時(新郎被帶走),禁食就成為合宜的表現。
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耶穌特別以:「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兩樣就都保全了。」(馬太福音九章16-17節)作為回應,詮釋新舊轉折的意義。
從耶穌所引喻的經文中得以看出,耶穌並非否認安息日和禁食的合法性,而是說明安息日與禁食在當前的合宜性。質言之,耶穌所主張的,是一種新的意義,也是一種新的力量。因在新的時代,需要有新的方法和順應模式,信仰才能和時代結合。當然,在強調「順應」與「更新」的同時,必須以上帝的話為基礎,保持不變的信仰本質和原則,才不致於迷失在時代的流行文化漩渦當中。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時代在變,人人在變,福音不變,方法要變。」由此端知,耶穌所主張的並非「改革」,而是「順應」時代所需的「更新」,正如祂所宣告的:「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意為使之產生新的意義)」(馬太福音五章17節)
二.順應與轉變
前往英國進修前,友人建議我要買一台小型收錄音機,以備上課錄音所需,因為臺灣留學生的英語程度有限,而且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速度又快,若不仔細聆聽,常會不知所云,所以全程錄音,回宿舍後再聽一次,正是克服語言障礙的最佳因應之道。基於此,我便在臺灣買了一台收錄音機,準備帶往英國。
出發前幾個星期,學校寄來一份文件,其中有一特別用黑體字標示的條文寫著:「請留意!英國的電壓為220伏特」。看到這樣的條文,心中遂開始懊惱了起來,因剛買的錄音機只適用於110伏特之電壓,若帶到英國去,根本毫無用武之地。正當納悶之餘,我突然想到,教會有位開水電行的年輕信徒,便前往請教他相關的補救之道。當他聽完我的解說後,乃信心滿滿的告訴我:「牧師安啦!這款的代誌真簡單!這我是專門的,我安裝冷氣時,經常碰到這種狀況,所以不是問題,我製作一個插頭送給你,保證你滿意。」語閉,老闆隨即動手,做了一個連同電線長兩公尺的三插座瓷器插頭送給我。
剛抵達英國的第一個晚上,因思鄉情懷,便拿起從臺灣帶去的錄音機,準備播放臺灣民謠。孰料插上插頭後,不但無法啟動錄音帶,而且還傳出一股電線走火的燒焦味,仔細一看,這才知道,英國的電壓太強,自己所帶來的插頭根本無法負荷,心中便開始責怪起吹牛吹得有夠離譜的水電行老闆。
過了幾天,我將此事告訴剛認識的英國籍同學,他乃好心的帶我前往附近的電器行。當電器行老闆聽完我的說明和原委,並檢視過燒壞的插頭後,微笑的告訴我:「你不能拿臺灣的電壓標準到英國使用,到英國來,就得順應這裡的電壓,這是基本常識,你應明白。你很幸運,錄音機並未燒壞,還可以用,不過,你要買一個有調節電壓功能的變壓器(adapter),好讓你能在任何電壓的情況下都能發揮功能。」
有了這次的寶貴經驗,我不但學會了變壓器的英文單字,還在日後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順應」(adaptation) 環境、時代、文化變遷的英文字意,乃和「變壓器」(adapter)的字根相同,皆在表達「時代在變,人人在變,福音不變,方法要變。」的意含,也和耶穌所宣告的:「我來並非要廢掉律法和先知,乃是要成全。」以及馬丁路德所提議的「改革」,有著相同的意義。
三.永在更新與改革中
自己在花蓮牧會與教學的十二年當中,由於人才外流,加上長老教會體制與禮拜儀式的僵化,年輕人鮮少有人願意到長老教會聚會,使得教會出現了斷層的現象,所以,教會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導致在短短的幾年當中,東部中會在極為無奈的情況下,關閉了三間佈道所。難怪有人會以諷刺的俏皮話,將東部的教會形容為「埋完的教會」(意為教會都是老人,等到他們全部過世,做完告別禮拜,且埋葬完畢後,教會就要關門大吉了。註:詳文請參閱拙著《一句話》〈埋完的教會〉一文,頁141-145。)
當「埋完的教會」成為臺灣諸多鄉下教會的隱憂時,事實上,這樣的「悲劇」,早就已經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母會」蘇格蘭發生了。記得1990年夏天,我利用在英國進修的空檔,開車前往蘇格蘭旅行時,在鄉間的小道旁,常可見到荒廢的禮拜堂,每每看到這樣的禮拜堂,心情都會湧現難過的情緒。一天上午,在前往尼斯湖的途中,又見到了一間廢棄的禮拜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乃下車探個究竟。正當探頭望著那佈滿灰塵,堆滿著雜物的禮拜堂內部時,忽然間,從禮拜堂旁邊的屋內傳出:「先生有事需要我幫忙嗎?」的詢問聲,使我嚇了一跳,轉頭一看,原來是位年紀和我相仿的白人男子正對著我說話。經過一陣問候和寒暄之後得知,和我談話的人,正是先前牧會於這間教會的牧師之兒子,但牧師已去世多年,而教會也因信徒了,禮拜堂才會淪為推放雜物的倉庫,身為前任牧師兒子的他,只好繼續住在牧師館,管理幾近荒廢的教堂。為能引以為鑑,我特別和牧師的兒子合照,同時將禮拜堂的環境拍下來留作為紀念。如今,每當心頭。
號稱來台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制度最健全、人數最多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如今,卻被冠上又「長」又「老」的別稱,真叫人感到錯愕!言下之意,似乎在鄙視長老教會過於固守傳統-「守舊」,鮮少更新-「守成」的景況。長老教會由於傳統禮拜模式的沈悶,冗長的講道,以及過於古板的聖詩和音樂,使得不少信徒轉換「跑道」,選擇他們所喜愛的活潑、熱情、靈恩等敬拜方式,甚至離開長老教會。有鑑於此,身為長老教會的我們,當致力於靈命與禮拜的更新,否則,將會步上蘇格蘭教會的後塵,成為「埋完的教會」。
長老教會來到臺灣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65-迄今),但教勢卻停滯不前,反倒是一些新興教派的信徒人數大大增加。咱們德生教會的信徒總計有六百多位,若再加上慕道友和會籍不在此,卻於本會聚會的人數,相信人數不只如此。但本會兩場主日禮拜的出席人數,卻只有四百多位,不知其他二百多位信徒到那裡去了?或許他們類似上述所言,厭倦了長老教會僵化的體制和禮拜形式,也可能有其他的因素牽絆著他們,導致不克出席。
為能提昇教會信徒的質與量,本會已在不久前,推出了一系列的社區事工,同時也在順應時代的需要下,增添了影音設備,且秉持著多場次、多形式、多語言禮拜的原則,將於2002年推出第三場禮拜,屆時,我們將朝著五百人聚會的目標前進。
結語:
在福音事工推行的進程中,或許對於固守傳統的信徒而言,有些地方尚難適應,然我們所提出的「更新」構想,絕非是在「標新立異」或「逢場作戲」,而是想在時代變遷下,能夠順應時代,力求更新。當然,現代的東西並非都是正途;一味的固守傳統也未必全是正確的。我們只是想在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差異中,致力於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不斷的力求更新與改革,好讓長老教會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刻,能朝著耶穌所宣告:「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的新舊轉折目標,真正的委身於救恩當中。
馬丁路德所點燃的宗教改革之火,至今已燃燒了近五百年,身為長老教會信徒的我們,不能老是以「改革宗」自居,而是當不斷的處在「改革中」。更為重要的,教會的質與量要增長,唯有從本身靈命的不斷「更新」做起,才能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