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昨過端午,俗稱肉粽節,亦是「詩人節」。
今藉會友園地淺談詩語:
如說〝文學〞是文化遺產之精華,那麼〝詩〞就是文學的上乘了。小女子我深覺得「詩」的本質乃在溫柔、敦厚!
的確,多讀詩詞可以敦厚人的心地;溫柔人的性情。詩意全憑個人修為, 可自己品味,感受詩人想傳述之情感,進而與之產生共鳴。以下慎選一首七言絕句印證: 楓橋夜泊 唐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解:(摘自喻守真編注,大孚書局印行之唐詩三百首詳析)
1. 作者張繼 – 襄州 人, 唐 朝 天寶 年間 – 進士。
2. 楓橋 在今 江蘇吳縣 。本名封橋,因此詩相沿作「楓」。
3. 吳縣 在隨時為 蘇州 ,因境內有姑蘇山得名。
4. 寒山寺 在閶門西十里,相傳名僧 寒山 , 拾得 曾卓錫於此寺,故名。
※ 此詩大意是敘旅客夜宿舟中的情景及心境。
詩解:
「詩」原是不可譯的,因譯過的詩如同泡過水的饅頭-意思雖猶在,味道�j全失!茲因為與好友共賞,不得不討論。
此詩時空背景完全是在半夜:首句「月落」與末句「夜半」相呼應並以「烏啼」與「鐘聲」對應。
「霜滿」「江楓」隱指時令為秋天,作者將所見所聞 兩兩 互寫,組織成一幅夜愁眠的圖畫。
詩語:
此詩寥寥二十八個字,卻描繪旅客在楓橋夜泊江邊的美麗晚景。與柳宗元 的 江雪 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中有畫;話中有詩),不同的乃 楓橋夜泊 蘊藏著〝愁眠〞心情。
更令讀者產生共鳴!每每吟誦有如身臨其境般看得見景色、聽得到鐘聲,更體會得出作者藉詩抒發遊子內心思鄉失眠之隱意。這首詩常令我有如外地工作者清唱著 黃昏的故鄉 及 媽媽請您也保重 兩首台語老歌之無奈 …… 每次誦吟,感受都不一樣,唯一相同的是:總覺此詩妙絕呀!難怪是外國朋友的最愛亦是他們最最熟悉的一首唐詩,百看不厭!江蕙所唱的 月落 一詞即出於此詩,耐聽、不煩!
結論:
文學是訴諸情感傳達美感之工具,它的美感是屬於精神層次,是種純粹心靈的感受(同詩篇一般),也是人類一種最高級的精神活動,尤以〝詩詞〞為最!
一首好詩可流傳千百年,天天吟誦也不厭煩,且每一次均產出新鮮情趣來。其美感不同於物質、生理所生之快感-因為美感是享受,快感是享樂-
雖說美酒佳餚也是一種享受,但一首詩卻不是人人所能欣賞的,一般人 寧可享用一頓好料,而不一定要欣賞一首好詩。相信您如果是大衛王的〝粉絲〞,絕對是「視詩為美味的」。
小妹愛讀聖經裡的 詩篇 與 箴言 ,是故亦好玩文字遊戲,自娛一番,如蒙各位大先輩不棄,下次有機會分享拙作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