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只要一念,不必成本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以弗所書五章20節;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

引言:

感恩節之典故,是十七世紀初,英國清教徒為了躲避宗教迫害,歷經千辛萬苦,飄洋過海,到達北美洲之後,為了感謝上帝的恩典所緣起。

跨海的過程,還有上岸之後,遭遇不少挑戰與困難,也有不少人因適應不良,而客死異鄉。在此境遇下,清教徒可「埋怨」之事,應該多於「感恩」。但他們仍心存感謝,於隔年共同向上帝為他們歷經過生死交關的險惡與困難之後,享有自由、和平、豐收等,獻上感恩。就是因為清教徒基於信仰,秉持「凡事」與「煩事」皆感恩的精神,才會創造出感恩節的歷史,讓後人每年都能夠透過感恩節,省思感恩的重要。

一、感恩只要一念

「感恩」不需成本,也不必條件交換,只要從內心發出,便可展現,然而,願不願意感恩,關鍵乃在於自己的「念頭」。質言之,感恩與否,只在一念之間。會感恩的人,不但會得著他人的美好觀感,也會因為展現出美好的生活態度,進而恩上加恩。誠如從大人手上獲得糖果的小孩,若會主動道謝,不但可以得著讚賞,還會得到更多的糖果。反之,將失去再次得到糖果的機會。畢竟,人總不喜歡得著恩典,卻不知感恩的人;能心存感恩,知恩圖報的人,總令人喜歡。

值得注意的是,人對於「順事」較易感恩,但對於「煩事」來臨時,還能存感恩的心,並不容易,若非透過信仰,真的很難做到。這就如同之前所談過的「鋼鐵人醫師許超彥」的故事一樣。(見拙著《結局vs.佈局》一書當中的〈看似否定,卻是肯定〉部份內文:「被形容為『鋼鐵人醫生』的許超彥先生,是一位學業成績優秀,一路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台大醫學院畢業,無不名列前茅的資優生。……然許超彥『事事都得一百分』的人生,在2009年1月1日,他三十三歲那年,於一場意外中,全部嘎然終止。……自此,身為精神科醫生的許超彥與擔任社工的妻子,忽然間從雲端跌到谷底,無論是對病痛、對信仰、對自己、對兩人的婚姻,每一天可謂都是一場嚴酷的戰爭。……人生勝利組的許超彥夫妻倆,從中體驗到,當上帝給了他們這堂功課,才知道要凡事感恩,因真正的幸福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無論遭遇任何事,都能與所愛的人一起發現生命的禮物。當他被否定的苦難磨練四年之後,因為信仰給了他力量,已逐漸將苦難逆轉為愛與盼望。……經過長時間的醫治、休養與復健,現在的許超彥放棄念博士的機會,再度穿起白袍,繼續擔任精神科醫生,並成立全台首間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如今,他看診,同時投入脊髓損傷基金會的服事,還記錄每一天的病情和生活點滴,並將之放到網路部落格和他人分享。他總是說,意外給我的不只是傷,而是同時具有醫生跟病人的身份,讓他發現自己癱瘓了以後,才能夠真正站立起來,也藉此更能明白病人那渴望康復的心。因此,有許多精神病患,透過他部落格的文章,獲得鼓勵,病情大為改善。」)(見胡忠銘撰,《結局vs.佈局》,台南:教會公報社,2014,頁138-145。)

保羅在致帖撒羅尼迦教會,訴說有關主耶穌再來與基督徒成聖的信函中,特別提到:「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乃要藉此提醒人,要從「煩事」當中得著喜樂與感恩,必須藉由信仰和禱告,才能展現。

保羅之所以會提出「感恩」的教導,乃他期勉屬於主的人,在任何場合,都當心存喜樂,甚至在患難中也要透過禱告,與上帝保持親密的交通,無論「凡事」與「煩事」、順境或逆境,都當以感謝的態度面對之,因任何際遇,都存在著上帝的旨意,人若能透過禱告、謙卑與順服,並擺上感恩,便可從中獲得滿滿的恩典與祝福。

再者,保羅在致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亦如此寫到:「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以弗所書五章20節)足見,感恩只在一念之間,端賴是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凡事謝恩,常常感謝父上帝。否則,就會如貪得無厭,只想TO HAVE(所有),不思TO BE(所為),而被人民趕下台的辛巴威總統穆加比(Robert  Mugabe)一樣,遭到世人的唾棄。

二、欠缺一念的總統

1924年出生於非洲辛巴威的穆加比,因抗議英國的殖民統治,發動反白人游擊戰,於1964年被捕入獄,坐了十年的牢。出獄後,穆加比因帶領辛巴威百姓脫離英國統治,使得他成了辛巴威反抗殖民統治的代表性人物。

1980年,辛巴威正式獨立自主後,穆加比當選辛巴威首位黑人總理。歷經七年的執政與修憲,1987年,辛巴威由內閣制轉為總統制後,穆加比順利坐上總統寶座。

穆加比當上總統後,由於對英國過去的統治,以及白人資本主義者對辛巴威土地和資源的掠奪相當不滿,於2000年展開一連串沒收白人農場的行動。為此,西方國家停止對辛巴威的援助,導致辛巴威經濟下滑、糧食短缺、民不聊生、民怨四起,連帶使得穆加比的聲望直線下滑。

2008年與2013年,穆加比為了競選連任,不但徇私舞弊,還不擇手段,打壓異己,才勉強保住總統的大位。因在位過久,政績不佳,又樹敵甚多,加上家族貪得無厭,生活窮奢極侈,導致反對黨與貧窮的辛巴威百姓相當不滿。

2017年,九十三歲的穆加比,知道自己年事已高,無法再出馬競選2018年的總統大位,欲安排年輕的妻子葛瑞絲(Grace)接班,繼續掌權,竟無預警罷黜有意參選下一任總統的副總統姆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七十五歲的姆南加瓦被開除後,為了保命,只好逃亡南非。消息傳出,舉國譁然,連穆加比最為信賴的軍事領袖也無法接受,只好宣布穆加比總統夫婦遭到軟禁,暫時由軍方掌權。此事經辛巴威媒體報導,隨即躍上國際版面,致使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各國無不對此議論紛紛,直指穆加比的不是。因從1980年至2017年為止,穆加比獨攬辛巴威的政權長達三十七年,被形容為「世界上最老的獨裁者」。

原本,被執政黨中央委員會要求自行請辭的穆加比,因心有不甘,堅持不下台,還公開透過電視媒體宣佈,他已聽到執政黨、軍方與社會大眾對他的批評,也深知國家經濟的困難,並坦承過去的失敗,可能激怒了一些人,但卻避談是否下台,只強調,要儘快讓國家恢復正常,還直指,自己是合法所選出來的辛巴威現任總統。辛巴威百姓聽到穆加比這番談話,群情激憤,誓言抗爭到底,直到穆加比辭職下台為止。還好,11月21日,穆加比遭國會彈劾,這才乖乖的認輸,正式宣布下台,由流亡南非的副總統姆南加瓦回國接任總統職位,政變才暫告平息。

穆加比野心勃勃,想讓妻子葛瑞絲取代副總統姆南加瓦,競選總統的如意算盤,萬萬沒料到,軍方領袖幾乎全都站在姆南加瓦這邊。九十三歲的穆加比,經過多天的「困獸之鬥」,見大勢已去,這才黯然下台。

看到這一則國際新聞,有著很深的感觸,遂從內心浮現幾句智者所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言:「上台靠機會,下台看智慧。」、「上不易,下更難。」、「上台身段要優雅下台背影要漂亮。」、「如何上台不重要,如何下台才重要。」

撇開上台的因素及在台上「表演」的過程不談,光就一個執政三十七年,享盡特權與榮華富貴,已高齡九十三歲的國家領導者,竟還盤算著想由年輕的妻子接續總統大位。此舉,已在在顯露出,穆加比不但沒有感恩的心,在享盡名、利、權的滋味後,竟然還食髓知味,想繼續TO HAVE(所有),其不思TO BE(所為)與感恩的心態,才會被世人徹底看穿,而淪落到如此不堪的下場。

若穆加比能秉持感恩的心,處在高峰的階段,急流勇退,光明磊落的交出政權,不但會留名青史,還會讓辛巴威人永遠懷念,甚至成為辛巴威的國父也說不定。可惜的是,穆加比及其家人,因缺乏感恩的心,貪得無厭,導致狼狽下台,被世人唾棄,真是得不償失!其關鍵,只在「感恩」與否的一念之差。

想必穆加比的下場,將會和列王紀上二十一章所載,集名、利、權於一身,卻「不看所有,只看所無」,竟還奪取平民百姓拿伯的葡萄園之亞哈王一樣,遺臭萬年。

三、感恩不需成本

如上所述,感恩與否,乃出於一念,然感恩之念,並不需要成本,只要心存感謝,便可展現。保羅捎信給哥林多教會時,特別提到:「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哥林多後書九章15節)從中得以看出,上帝有說不盡的恩賜,祂對我們的愛與恩典,是激發我們行善的能力之源。所以,承受上帝恩典的人,當秉持保羅在歌羅西書三章17節所提出的勸勉:「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着他感謝父神。」如此一來,方可彰顯上帝之名,讓人看到上帝的恩典是無限,且是無可計量的。可知,人在TO HAVE後,若能用感恩的心TO BE,當會因為TO BE,而得著來自上帝訴說不盡的恩賜,不但自己可以蒙恩,他人也能夠因此得福。

1975年4月越戰結束時,許多南越的百姓,為逃離被赤化的家鄉,只好變賣所有,離開越南。既使順利離開越南,也因一無所有,而成了「難民」。1975年4月26日,中華航空公司最後一班撤僑專機,冒著被砲火擊落的危險,搭載華航員工和眷屬,從當時南越的西貢(現稱胡志明市)飛到台北,班機也同時搭載一些有辦法和有關係的「越南難民」。飛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後,機上的乘客四散,有的留在台灣,有的轉到他國定居。

三十九年後,有位事業有成,專為移民孩童服務的越裔美籍唐姓(Ronald Tang)小兒科醫師,為了感念當年華航願意冒險執行這一趟任務,使得他能順利轉赴美國,才有機會展開全新的人生,並成為一位醫師,特地致函感謝華航。

這位唐姓小兒科醫師會去函致謝的動機,乃有一天,當他偕同家人外出旅遊,在桃園機場轉機時,從候機室看到一架停在機坪的華航客機,乃指著飛機,激動的對孩子說道:「這家航空公司,就是當時帶著爸爸和家人撤離越南的救命班機。」

雖當年的唐醫師只有三歲,對搭機逃命一事,只有模糊的印象,無法詳述細節,但為了要讓自己的孩子知道華航的義舉及感恩的重要,特別是該班飛機的機組員,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執行這趟任務。就是因為這一趟危險的任務,家人才有機會到達美國展開全新的人生。唐姓小兒科醫師,心中除了充滿感恩之外,也想藉此告訴他的孩子,記恩、感恩、報恩的重要。

雖已是三十九年前的往事,然為了感謝華航,唐醫師仍提筆寫信,將感謝函寄到華航的洛杉磯分公司,信中寫道:

親愛的中華航空:很抱歉這封信來遲了39年,在1975年的4月26日,華航從越南西貢(現胡志明市)飛出了最後一班撤僑專機到台北,搭載了超過100位越南難民,也包括華航越南籍員工及家眷。當時3歲的我,就在這班飛機上,我記得的不多,但我一定要讓您知道,這班飛機對我及我的家人有多麼重要,感謝華航的義舉讓我們有機會在美國展開全新人生。

我想您一定也很想知道,我搭乘華航撤僑專機逃離越南後的生活。我們到了台北後,一開始先由朋友收留,和另一個也從越南逃出來的家庭一起擠在公寓裏,後來由我姑姑接濟到美國加州,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家,我父母親在當地的銀行及倉儲業找到了工作,我們四個小孩因而可以受教育、讀大學,並開展我們自己的家庭。

我現在是個小兒科醫生,主要醫治像我一樣的移民孩童,我自己有兩個兒子,最近剛好有機會帶著他們在台北轉機。當我們在桃園機場候機室等待時,我指著華航的飛機跟我的兒子說,就是華航將你們的爸爸及家人救出來的,我被救出來時還是個小孩子,在美國長大成人,現在終於有機會再次看到華航,我的內心非常激動,非常感激華航,在我和家人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http://www.chebamau.com/china-airlines-evacuation-saved-his-family/
收到信後,華航將這封信公開刊登於該公司的刊物和員工分享,因而引發極大的迴響。有員工看到之後,發起找尋當年機組員的超級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找尋,終於找到當年撤僑專機的座艙長。當她獲知消息,感動的說出:「才三歲的孩子啊,長大後還會記得華航救了他一家,真好!」座艙長回憶說,當撤僑專機從台北飛抵西貢機場時,看到跑道附近有許多彈坑,內心滿是不安。當乘客就定位,等待起飛時,氣氛仍相當緊張。飛機起飛爬昇時,還清楚聽到地上隆隆的砲聲,此時,所有乘客全都緊張得鴉雀無聲,直到脫離戰區,心情才逐漸放鬆。

雖這只是一封不必成本的感恩信,然卻激勵了當年與現在的華航員工,還給了自己的小孩,以及社會大眾上了一堂非常好的感恩課,進而流傳為佳話。

1969年出生,任教於美國邁阿密大學的麥克.馬克隆(Michael McCullough),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兼作家,擅長於利用進化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概念,來研究人類的行為和心理,特別是對復仇、感恩、寬恕、宗教和自我控制的研究最具貢獻,在其研究中,他發現:「感謝確實讓人更快樂。那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感受,感謝使我們和他人產生緊密的連結。」

舊約詩篇中,有許多感恩的詩,其中,最常被人引用的,有詩篇100篇與118篇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強調當向上帝感謝的重要。詩人撰寫感恩詩之目的,並非要人以「感謝」作為還上帝的「人情債」,而是一種攸關感恩的宗教教育,即要人「凡事」與「煩事」,在上帝面前,都當存「感恩」的心。因存有感恩之念,終能享受意想不到的福份。

結語:

一天,在閱讀的過程中,於《Googl圖書》網站讀到一篇迭名的文章,看完之後,深感雖只是「一念之間」,卻展現出感恩的無限果效,值得大家參酌。藉此挑選幾句,加以簡單潤飾作為結語。

收到所得稅帳單,表示我有工作。

衣服越來越緊,表示我吃的很好。

可對政府的不滿公開抱怨,表示我有言論自由。

能找到最遠的停車位,表示我還能走路,且擁有輛車。

有巨額的電費帳單,表示我冷氣吹得很舒服。

禮拜時,身後有位五音不全的女士,表示我還聽得到。

有一堆衣服要洗燙,表示我有衣服穿。

一大早聽到鬧鐘響起,表示我還活著。

資料來源: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l0NiAgAAQB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