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等待的期待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瑪拉基書三章1節;路加福音三章16-17節

引言:

每逢待降節期第一個主日禮拜開始,教會的牧職同工,都會站在禮拜堂的聖餐桌前唱頌<請來,請來,以馬內利>,且連續唱好幾個禮拜,直到聖誕節為止。其意,乃要藉以宣告,聖誕節即將到來,大家應當預備心,迎接主耶穌的再臨。

為能透過「記號」提醒人,教會都會佈置五根蠟燭,分別在每一個主日點亮一根蠟燭,藉此象徵世上的真光,耶穌基督即將到來。到了聖誕節時,五根蠟燭則全部點亮,表示世人所盼望的光已經來到。除了用燭光作為象徵外,教會也會以紫色作為佈置的色彩,代表「尊貴與悔罪」。

一、等待中的期待

常有人會問,耶穌早在兩千年多前就已經誕生,為何還要「等待」?基本上,「待降節」(Advent)的意義有三,分別為:1.紀念耶穌曾經降臨。2.今日耶穌臨在我心。3.等待耶穌再度降臨。因「待降」一詞源於拉丁文的〝Adventus〞,本有「來臨」,即「等待耶穌的再臨」之意。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等待」與「期待」的經驗,這就好比和所愛的人相約之後,「等待」約會日子的到來,心中充滿見面時,能甜蜜相處的「期待」。又好比參賽之後,滿心「期待」公佈名次,當得知自己有幸獲獎的公告之後,「等待」領獎的心情一般。如今,基督徒等待耶穌的再臨也是如此,內心同樣充滿著「等待」與「期待」。

或許,「等待」和「期待」的意涵有些許的不同,然卻可以這樣定義:「期待」帶有不確定性,何時會實現,難以得知;「等待」則是確定的,遲早都會實現,只是時間的快慢而已。基本上,從耶穌的降生,以及祂升天之後的再臨,便可得知兩者之間的區別。即,耶穌的降生與再臨是確定的,人得誠心「等待」;但耶穌何時會再來,沒有人知道。雖是如此,人還是得用「期待」的心,等候耶穌的再臨。

耶穌第一次的降生,也就是人類所期盼的彌賽亞之來臨,早在創世記,亞當和夏娃犯罪之後,上帝就已經提出應許。這樣的應許,在創世記三章15節所載之經文:「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得以見著。經文中「女人的後裔」乃指「屬上帝的人」,即「耶穌基督」,也就是人們心中所盼望的「彌賽亞」。這樣的應許和啟示,在啟示錄十二章5節:「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裏去了。」可以再次看到。

除了創世記之外,舊約中的先知,也在預言中一再指出,其中,先知以賽亞和彌迦有著相當具體的訴說。(見以賽亞書七章10-14節、九章2-7節;彌迦書五章2-4節;以賽亞書五十二章7-10節)除此之外,先知瑪拉基亦清楚指出:「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瑪拉基書三章1節)瑪拉基所指的「我的使者」,即以賽亞所預言,要為主耶穌預備道路的施洗約翰。(見以賽亞書四十章3節:「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接著,瑪拉基又提到「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這位「立約的使者」,就是以色列人心中所盼望,等待已久的彌賽亞—主耶穌基督。

到了新約時代,舊約先知所說,在耶穌前面預備道路的施洗約翰果真出現,還公開表明:「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路加福音三章16-17節)

端見,從創世記到先知時期,再到新約時代,耶穌的降生,乃歷經了千百年才實現,人們無不在「期待」中,「等待」這一個日子的到來,然耶穌卻在「無意中」,於伯利恆降生。

耶穌出生後,為拯救人類的罪,獻上自己為活祭,被釘上十字架,死,三天復活,四十天之後升天。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一再強調,祂升天之後,還會再來。雖耶穌並未明說再臨的確切日子,但卻清楚明示,祂再來的日子,會像「賊」一樣,突然來到。(見馬太福音二十四章36、43節)且來臨的方式,會如同閃電一般,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見路加福音17章24節)耶穌會這樣講,乃祂再臨之事是肯定的,人當用儆醒的心「等待」,並用盼望的心「期待」祂再來的日子,絕不能鬆懈。

當您聽到<請來,請來,以馬內利>這一首聖詩時,不知您的心中是否滿心期待聖誕佳節的到來,還有耶穌的再臨?相信,所有的基督徒幾乎都會滿心期待。不過,我發覺,世界各地的百貨公司和大賣場,比基督徒更為期待,因業主所盤算的,並非耶穌的再臨,而是想在聖誕節能大賺一筆,所以,才會不斷的播放聖誕音樂,同時推出聖誕商品,盼望顧客上門。

身為基督徒,處在「待降節」時期,實可效法百貨業主對於聖誕節到來的迫切之等待心情,然所當思想的,並不能和業主一樣,只專注於利益上的獲得,而是得誠心在「以馬內利」(希伯來文原意為「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嚮往中,等候耶穌的再臨。

之前,我曾在〈待駕光臨〉拙文當中提到:耶穌的誕生,除了要加以紀念和慶祝之外,對於祂的再臨,我們絕不能只有毫無作為的空等待,當需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就好比我們等待貴賓的光臨時,必須不分彼此的全家總動員,共同打掃、整理屋子,自己也得梳妝、打扮一番,同時預備豐盛的餐點,以便接待貴客。然必須注意的是,等待與期待的態度,並非只是表面功夫,應是出於誠心的實際作為。

服兵役時,每次接到上級長官要來視察的消息,作表面功夫的「勢面」,絕不輸給中小學時代督學來訪。猶記得在金門前線二膽島當兵時,接到電話記錄,金防部中將司令官要到島上視察,為了美化這一個小島,給司令官好印象,島上兩百多位阿兵哥簡直忙翻天。雖然表面功夫作得很好,但司令官上島這一天,好死不死,有一隻老鼠從其眼前爬過,還被他看到豬舍裡有蒼蠅飛舞,驚嚇之餘,乃嚴肅的對島上指揮官發出一句:「反共最前哨的二膽島,怎麼有這麼多的蒼蠅和老鼠?」

送走司令官之後,島上的中校指揮官,為了「貫徹」金防部司令的「命令」,乃立即通令,每個據點一星期要繳交五千隻蒼蠅,以及七根老鼠尾巴,違者一律以軍紀操論處。此令一出,全島官兵總動員,蒼蠅與老鼠遂而開始遭殃。

讓人為難的是,面積只有區區0.二八平方公里的蕞小島,且又有十幾個據點,那來這麼多的蒼蠅和老鼠,可讓每一個據點都能如數交差?每個據點為求達五千隻蒼蠅、七隻老鼠尾巴的數目,免於受罰之故,阿兵哥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拿著蒼蠅拍,從豬舍打到廁所,再從廁所打到海邊。不夠的話,只好以煮糖水潑灑在地上的方式招來蒼蠅,再以軍用的蚊帳「一網打盡」。若還是不夠,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用黑色的豆豉濫竽充數。

抓不到七隻老鼠時,腦筋動得快的阿兵哥,乾脆將老鼠剝皮,製作假老鼠尾巴。再不夠,只好以軟樹枝充數。當然,如此欺騙的伎倆,最後通通被指揮官識破,全被出軍紀操。二膽指揮官會下這一道命令,所為的,只是等待下次長官再來巡視時,讓他有好印象,以後較能吃得開罷了!

看到上述這些過往雲煙的歷史故事,雖已歷經數十年,但每當想起時,心中仍會感到「回味無窮」。既然人都能為長官的來到,而以萬全的準備因應之,那我們等待主耶穌的再臨時,豈能馬虎?

二、期待中的等待

從聖經的記載,以及世人對於耶穌再臨的「等待與期待」,不由得讓人想起,每逢聖誕時節,幾乎都會聽到〈聖誕老人進城〉(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這一首專為兒童所譜寫的歌曲。

過去,雖常聽到這首聖誕歌曲,但並不以為意,只覺得是兒歌,並沒有什麼特別,然經仔細探究其典故之後發現,這首曲子的歌詞,充滿著「等待的期待」,因聖誕老公公不久之後就要進城,將帶來禮物給乖巧的孩子,所以,藉此提醒小朋友們:「你最好小心,不要哭鬧、不要嘟嘴,我告訴你為何,聖誕老公公將要進城。他書寫名單,檢查了兩遍,看誰最頑皮,誰最乖巧,聖誕老公公快要來了。他看得到你睡覺,你不睡他也知道,他知道你有沒有壞壞,所以你千萬要乖。噢!你最好小心,不要哭鬧,不要嘟嘴,我告訴你說,聖誕老公公將要進城,聖誕老公公將要進城。」

You better watch outYou better not cryBetter not poutI’m telling you why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He’s making a list
And checking it twiceGonna find out Who’s naughty and nice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He sees you when you’re sleeping
He knows when you’re awakeHe knows if you’ve been bad or goodSo be good for goodness sake!
O! You better watch out! You better not cry
Better not poutI’m telling you why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這首充滿童趣歡樂歌詞的作者,會以鼓勵和勸勉作為提醒,乃要小朋友安分守己,勿鬧情緒,不要通宵達旦,調皮搗蛋,當用喜樂的心,安靜的睡覺,等待聖誕老公公的到來。若能遵照歌詞所述,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

就是因為歌詞美妙,且富有鼓勵與期待性,使得美國的小孩子,在聖誕節之前,都會遵照歌詞所示,乖乖做個好孩子,並於睡覺之前,將聖誕襪掛在床沿,期待一覺醒來,能在聖誕襪裡,看到聖誕老公公所送的滿滿禮物。雖聖誕老公公是虛構的人物,且這首聖誕歌曲的歷史並不悠久,但對兒童有著相當多的鼓勵,仍值得訴說。

〈聖誕老人進城〉是由美國集作曲與作詞家於一身的哈文.吉萊斯比(Haven Gillespie,1888—1975)與約翰.弗雷德里克.庫特斯(John Frederick Coots,1897—1985)兩人,於1934年夏天所創作。創作之後,兩人雖感到高興,但卻對這一首聖誕歌曲缺乏信心,因聽起來,似乎充滿兒歌味道。儘管如此,為能讓這一首聖誕歌曲浮出檯面,庫特斯乃拜訪不少出版商和音樂家,但所得到的評價大都極為負面,還曾被世界著名的音樂片商指稱為幼稚、愚蠢、見不得人…等。

無奈之餘,1934年聖誕節前夕,庫特斯硬著頭皮,拜訪家喻戶曉,集歌者、舞者、演員、作曲家於一身,且是電台主持人,為聽眾所熟悉的愛迪.康特爾(Eddie Cantor,1892-1964)。當康特爾看完歌曲之後,欣然接受,並答應於隔天的廣播節目播出。歌曲播放後的隔天,購買歌譜的聽眾之信件,如雪片般的飛來,短短幾天內,便售出10萬份。

意想不到的是,1934年12月份的聖誕時節,竟然售出超過40萬份,創下美國有史以來,最為暢銷歌譜的最佳記錄,遂而使得〈聖誕老人進城〉成了家喻戶曉的聖誕歌曲。直到今天,熱度依舊,仍受到相當熱烈的歡迎,特別是想要孩子乖乖聽話的家長,還有想得到禮物的孩童最為喜歡。

這一首歌曲,除了旋律活潑之外,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歌詞的激發與鼓勵性。當然,康特爾首次看到歌曲後,就立即答應隔天播出這一首「聖誕兒歌」,乃和康特爾的成長背景和其遭遇有關。康特爾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後裔。一歲時,康特爾的母親因故撒手人寰。兩歲時,父親因肺炎病逝,使得康特爾頓時成了孤兒,只好由祖母接替扶養。祖母為能讓康特爾接觸人群,乃送他到專為猶太裔兒童所辦的夏令營參加活動。在夏令營的活動中,激發出康特爾的表演與歌唱天份。

就是因為康特爾孤兒的身世,促使他對於小朋友的關心,加上上帝所賜與他的天賦,使得他運用「插畫歌曲」(illustrated song)的方式,將〈聖誕老人進城〉唱熱,而流傳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因著康特爾的名氣,以及他對孩童的關心,他常用「插畫歌曲」的方式,吸引孩童和家長,使得他所策劃的活動,吸引了無數的孩童參加,也因此培養出許多演藝巨星。

結語:

當我們聽到〈請來,請來,以馬內利〉時,表示耶穌再臨的日子已近,我們應當在待降節等待祂的救贖,在聖誕節宣揚祂的救恩。雖我們無法得知耶穌再臨的日子,只能在「期待」中,等待祂的到來,然耶穌再來是確定的,人必須時刻用預備的心,「等待」祂的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