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COPY”與信仰的反省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TVBS(2001/4/13)報導指出,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懷疑成功大學學生違反著作權法,帶隊進入成大校園,搜索男生宿舍,查扣了十四台電腦,引起學生不滿,學生強調,大補帖滿街都是,為何只搜成功大學,不過檢方強調,只要有犯罪事實,就要辦,不是刻意拿成大
開刀(http://www.tvbs.com.tw/code/tvbsnews/daily/news.asp?news=155364)。
上面這一段文章,是利用電腦網路從網站中複製(COPY)下來的。在沒有電腦以前,如果我需要用到這一段文章時,我就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抄下來。但是現在,藉著複製(COPY)或是下載(DOWNLOAD)我就可以輕易地從電腦得到想要的文章或資料。
引用成大這則新聞,並不要談論侵權或竊盜的話題。而是這個新聞讓我察覺到,”COPY”已然成了生活的一部份。甚至,”COPY”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態度。
想想看,”COPY”帶給生活多少便利?當你需要一份身份證影本或文章,不論是文具店、超商、家裡的傳真機或電腦都可以”COPY”。”COPY”是一種「快速的複製」,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現成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因為”COPY”是現成的,所以它少了過程。沒有過程就無法體驗,無法體驗就無法反省,無法反省以致失去創意,只能照本宣科。
你的信仰是”COPY”的嗎?我們對信仰應有的態度是什麼?我認為它不是速成的,它像是「等候」一般,是需要藉著過程去體驗與反省的;而且,信仰也不是複製的,它是需要藉「反省」展現「創意」的。畢竟信仰是自己與上帝的關係,為何不自己去體會呢?!

一、「速成」與「等候」的反省
有一個晚上,一男子在自己的睡房裡睡覺,整個房間突然被光充滿,耶穌顯現在他面前。耶穌對這個男子說要交付他作一件事,然後在男子的房間外面就出現了一塊巨大的石塊。
耶穌要求這男子盡力去推這石塊。因此,這男子一天又一天地用他的肩膀推著那表面寒冷、粗糙而且永遠都推不動的石塊。每晚,這男子極其疲累的回到房間時,總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徒然的。
隨著心中的失望,敵人也悄悄對他軟弱的意志說:「你一直努力的推那石塊,但它何曾動過?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你用一生的時間也不可能推得動的。」就這樣,這男子更認為耶穌所托付他的事絕不可能做到,同時亦認為自己失敗了。這些想法令這男子很沮喪。「為什麼我要如此折磨自己?」他想,「倒不如我只付出少少時間,少少力量便夠了。」
他這樣計劃著,直到有一天,他將這事禱告主。「主啊!我一直按你的要求用盡我的力氣,勞苦的事奉你。但到了今天,我還是從未將這石塊推動一點點。究竟問題出自那裡?我為什麼會失敗?」

主耶穌溫柔的回應說:「朋友,我要求你事奉我,而你也應允。我所要求的是盡你力量去推這石塊,而你也做到了。我可曾要求你把它推動呢?你的工作只是要推它,但你現在到我面前,竟很疲乏的說你失敗了?可是,真的失敗嗎?看吧,你的一雙手臂鍛鍊得很強壯,你直挺的背也曬得黝黑,你的手掌因一直受壓而變得厚實,你的腿也健壯了。因這些衝擊使你成長了不少,而能力超越以前。你並沒有蒙召把石塊推動,你只蒙召去順服,去鍛鍊你對我的信心便夠了。這些都是你做到的,而現在,朋友啊,是我來把石塊推動的時候了。」

所以,有人說,「推」push是Pray Until Something Happens! 禱告直到有些事情發生!這個故事是否能給你這樣的啟示?!
有時,當我頭痛時我會吃一種藥──「普拿疼」。它的電視廣告強調說:「不傷胃,快又有效!」這反應出人們的心聲,人們不喜歡等待,喜歡立即的效果,希望馬上就可以得到結果;”COPY”就有這種效果。這情形在舊約時代就有了,那時以色列人的行為正顯出人們共同的軟弱。

當以色列人出埃及三個月時,他們來到西奈的曠野,百姓在山下安營,摩西就到山上去,因為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召他上山(出19)。

後來,到了出埃及記31章記載,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裏,對他說:「為我們做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摩西出了甚麼事。」於是,亞倫要他們去摘下他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並拿來給他。亞倫就為百姓鑄了一隻牛犢,並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

我們總是希望,當我們需要上帝時,上帝就能立刻為我們成就。然而,就像保羅所體會的,「有一根剌加在我肉體上……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剌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7-8)」在信仰的生活中,我們常迫切地希望神能成就我們的禱告。因此,當我們這樣禱告了,交託了,我們何不放慢腳步,耐心等候神的應許。

二、「複製」與「創意」的反省

當我們”COPY”一份文件時,在文件的原稿上若有一個黑點,印出來就會有一個黑點,除非我們在”COPY”之前先把黑點除去。而這個修飾的動作就產生了一些「創意」,因為它與原稿已經有些不同,已經加入了我們的「反省」。因此,「複製」純粹是重複別人的東西;「創意」則包含了自己的思考、反省與創造力。如果「複製」是由外而內的,「創意」則是由內而外的。

有幾位日本作家,包括伊丹敬之(1999)等合編了一本名為《創新才會贏:14個個案,串連出「日本第一」真實樣貌》的書。文中分析了日本的造船、鐵路、汽車、機械、電子產業和其他的創新案例。在這本書的<日文版編輯報告>中編輯群們指出「關於創新,我們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說:『日本擅於模仿、改良,卻不會創新。』」他們認為將這種說法套在日本整體的產業上,並不合適。否則日本如何在戰後40年還能活躍於國際舞台。

從這個角度來反省我們的信仰時,我們的信仰與「複製」有許多的關係。當宣教師把基督教帶到台灣,那時的台灣人我們的祖先們就得到了一份”COPY”。今天,這個信仰傳給我們,我們也得到一份”COPY”。那麼,你是按著這個”COPY”來遵守這個信仰?或是,從這裡建立自己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我記得一個有關宣教師的喻道故事:
有一個宣教師自願到一個偏遠的小島上宣教一年,當他坐船來到那個小島,他發現島上的原住民生活很落後,這宣教師希望能將福音傳給他們。於是,他決定先把福音傳給他們的酋長。後來,酋長真的信主了。宣教師眼看一年的時間快到了,決定用所剩下的時間來教這位酋長用英文唸主禱文,讓他以後能照著禱告。在教了一段時間之後,宣教師並不是很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到了,宣教師坐著小船離開了小島,酋長和族人們都來到海邊送行。船走了一會兒,宣教師忽然看見一個人從海面上跑過來,追著他的船,真的嚇了一跳。哦!原來是酋長!這怎麼可能?宣教師正納悶著。酋長急忙地問宣教師說:「你之前教我的主禱文,可不可以再教我一次,因為我已經記不起來了!我只能用我的話,簡單的禱告。」宣教師看他走水面過來,被他的信心感動,說:「回去吧!就照你的方式禱告!」

信仰雖然可以教導,但信仰卻必須自己去經驗。「教導」是從外面來的,「經驗」則是從內在發出的思考、反省與創造力。所以,詩人說:「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轉步歸向你的法度」(詩119:59)。

在唐艾蒙(Edmer Towns, 1993)所著的《創新與增長:美國十大創新增長教會》中,特別把當時美國第二大教會收錄在其中,即伊利諾州南巴靈頓的「柳溪社區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在這裡每週有超過1萬4千名的會眾聚會,他們的特點是具有創意的運作計劃,特別對服事觀及網羅不上教會的人有絕妙的方法。

這教會有其特別的地方,它的建築花了1千5百萬美元,佔地120英畝。它看起不像教堂,比較像行政中心,教會的景觀也像公園。他們重視禮拜的音樂選擇,希望讓非信徒能有一個舒適、沒有壓迫感的環境。禮拜堂採用戲院的座位,共可容納4650人。而牧師海比爾(Rev. Bill Hybels)的個人風格也很特殊,通常他都穿著西裝。他使用壓克力的講台,而非一般木頭的講壇,講道採雙向溝通方式,希望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海比爾牧師特別指出,「他意識到許多牧師(教會)在試用柳溪的方法後失敗了。他相信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牧師(教會)抄襲柳溪的計劃,卻沒有改變他們的態度和整個教會的策略」(頁49)。

若沒有思考、反省與再創新的能力,複製(COPY)的策略註定要失敗,而複製(COPY)的信仰則無生命的體驗。

最後,我們必須回到先前的問題:「你的信仰是”COPY”的嗎?」我們對信仰應有的態度是什麼?我認為它不是速成的,它像是「等候」一般,是需要藉著過程去體驗與反省的;而且,信仰也不是複製的,它是需要藉「思考、反省」展現「創意」的。誠如詩人所說:「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轉步歸向你的法度」(詩119:59)。畢竟信仰是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是需要自己去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