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不自私的祝福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腓立比書二章 4節 戴智彰牧師
   雅各書三章13-18節 

◎前言

「自私」就是圖利自己,凡事只想到自己,以自己為最優先考量。另一方面,「自私」也是一種自我封閉,拒絕與人分享,看起是守住自己所擁有的,然而失去的或許更多。聖經認為「自私」是「不智慧」的,雅各書指出,「有聰明智慧的人」,應該以充滿著謙卑和智慧的好行為,來表現他有美好的生活。 (雅3:13)而人們心裏有惡毒的嫉妒和自私會使人做出不好的事,「凡是有嫉妒和自私的地方,就有紛亂和各種邪惡的行為。」(雅3:16)

◎窗子與鏡子

有一次,一位猶太拉比 (Rabbi,音譯為「拉比」,老師之意)旅行到了一個村莊。村莊裡只有一個很窮的猶太人接待他,給他準備食物,並給他一張床過夜。只是在準備的過程中,猶太人不停地嘆氣,拉比就問他說,「你為什麼一直嘆氣呢?」

窮猶太人回說,「我真難過,無法以你應得的待遇來接待你。」

拉比深深被這猶太人的心意感動,就為他祝福,然後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了。

後來這猶太人生活開始好轉,幾年之間,竟成了那附近最有錢的人。每天很多人到他門口乞食,他不勝其煩,就僱守衛趕逐他們。結果成了那裡最刻薄、最吝嗇的人。

有一天,拉比又回到這村莊,到了這猶太人的門口,也被守衛擋住了。「快離開,我們的主人正在接待一個很重要的客人。」守衛很粗魯地趕他。

「告訴你們主人,他的財富是因我的祝福才有的。」拉比告訴守衛。

經過稟報後,守衛出來帶拉比進屋。先是猶太人讓拉比在輝煌的大廳等了許久,後來見他時,也是敷衍了事,有一句沒一句地。不但沒有招待拉比,猶太人還很明顯地暗示,希望拉比儘快離開。

最後,拉比起身對他說:「你看看那窗戶,請告訴我,你看到什麼?」主人說:「跟平常一樣,街上人來人往,有許多窮人要飯吃。」拉比又對他說:「再看看牆上的鏡子,請告訴我,你看到的,又是什麼?」主人說:「跟往常一樣,我看到我自己。」

拉比告訴猶太人:「窗戶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但是從窗戶裡,你看到的是別人。從鏡子裡,你看到的是自己。而其中唯一的差別,只是一層薄薄的鍍銀而已。也許現在是該把這層鍍銀刮掉的時候。」

猶太人愣了一會兒,終於明白拉比的意思,於是哭著說:「我知道錯了,請留下我的財富,我一定會改變的!」

從此猶太人不再拒絕上門請求他幫助的人。為人處事,他總不忘提醒自己,要刮除心眼中的鍍銀,不要只看到自己。

雅各書教導我們如何分辯真智慧,而不被世俗自私的價值觀所左右。「你們的所謂智慧不是從天上來的,而是屬世,屬情慾,屬魔鬼的。凡是有嫉妒和自私的地方,就有紛亂和各種邪惡的行為。但是,從上面來的智慧有幾樣特徵:第一是純潔,其次是和平、謙和、友善,充滿著仁慈,能結出豐富的善果,沒有偏私,沒有虛偽。」 (雅3:15-17)

聖經腓立比書告訴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腓2:4)

李家同教授 (1997)在德蕾莎修女去世時,有感而發地寫下了<窮人陛下>一文。他提到德蕾莎修女在信中所用的「尊稱」,英文中尊稱一概用大寫來表示,總統是president,那個P就要大寫,英文中對國王的尊稱是His Majesty(國王陛下),其中H和M都要大寫。

德蕾莎修女的信裡提到了窮人,英文的窮人是 poor,而德蕾莎修女將其中的p大寫了,因此窮人變成了Poor,她也用了His Poor(窮人陛下)這兩個字來尊稱窮人。

有人曾問李教授:「德蕾莎修女有沒有看見過耶穌顯靈?」他告訴那人,德蕾莎修女曾經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她沒有見過耶穌顯靈,可是每次她看到窮人,她就看到了耶穌基督。李教授認為:「很多人替窮人服務,總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總讓窮人感到他在施捨,德蕾莎修女卻是一個真正尊敬窮人的人。」

◎自私者的寒冬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Wilde,1854-1900)是劇作家、詩人、散文家,19世紀與蕭伯納齊名的英國才子。

奧斯卡.王爾德出生於都柏林,他的父親為聞名的外科醫生威廉.王爾德先生,母親則愛好文學,是位作家,筆名為絲波蘭扎。王爾德在都柏林的三聖大學研讀古典文學作品,後來又前往牛津的馬達蘭大學,這段期間,他充分顯露出自己是位才華洋溢的學者,他因詩作《拉溫納》而贏得紐迪該獎 (Newdigate Prize)。

結婚之後,出版了數本孩童故事書,最初是為了獻給家中孩子的童話故事,都是他個人的創作,不同於一般口傳童話故事。他在<自私的巨人>的故事中描繪出生命最美好的事,不是擁有,而是分享。

每天下午,孩子們放學後總喜歡到巨人的花園裡去玩耍。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大花園,一到春天就開放出粉撲撲的團團花朵,秋天裡則結下累累果實。棲息在樹枝上鳥兒歡樂歌唱聲,與孩子們的嬉笑聲,交織成最美好圖畫。他們是那麼的快樂!

一天,巨人回來了。他回到自己的城堡。這是他離家七年後,第一次走進家門,他一眼就看見在花園中戲耍的孩子們。「你們在這兒幹什麼?」他粗聲粗氣地吼叫起來,孩子們都跑掉了。

「我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巨人說,「誰都清楚,我不准外人來這裡玩。」於是,他沿著花園築起一堵高高的圍牆,還掛出一塊告示:「閒人莫入,違者重罰。」他的確是一個非常自私的巨人。

從此可憐的孩子們沒有了玩耍的地方,放學後他們仍常常在高聳的圍牆外徘徊,談論著牆內花園中的美麗景色。「在裡面我們多麼快樂啊」,他們彼此訴說著。

春天又來了,整個鄉村到處開故著小花,處處有小鳥在歡唱。然而只有自私的巨人的花園卻依舊是一片寒冬景象。由於看不見孩子們,小鳥便無心唱歌,樹兒也忘了開花。只有雪和霜仍佔據著花園。

「我真弄不懂春天為什麼遲遲不來」,巨人坐在窗前望著外面冰天雪地 的花園說,「我希望氣候可以改變」。然而,春天再也沒有出現,夏天也不見 蹤影。秋天把金色的碩果送到了每個花園,卻什麼也沒給巨人的花園。「他太自私了」,秋天說。就這樣,巨人的花園裡是終年的寒冬,只有北風、冰 雹,還有霜和雪 ……。

一日清晨,巨人睜著雙眼躺在床上,這時耳邊傳來陣陣美妙的音樂。音樂悅耳動聽,他想一定是國王的樂隊路經此地。原來窗外唱歌的不過是一隻小紅雀,只因巨人好長時間沒聽到鳥兒在花園中歌唱,此刻感到它妙不可言
。「我相信春天終於來到了」,巨人說著,從床上跳起來,朝窗外望去。

他看見了一幕動人的景象。

孩子們爬過牆上的小洞已進了花園,每棵樹上都坐著一個孩子。樹木欣喜若狂,並用鮮花把自己打扮一新,還揮動手臂輕輕撫摸孩子們的頭。鳥兒們在樹梢翩翩起舞,興奮地歡唱著,花朵也紛紛從草地裡伸出頭來露著笑臉。這的確是一幅動人的畫面。滿園春色中只有一個角落仍籠罩在嚴冬之中,那是花園中最遠的一個角落,一個小男孩正孤零零地站在那兒,因為他個頭太小爬不上樹,只能圍著樹轉來轉去,不知所措的哭泣著,而那棵可憐的樹也仍被霜雪包覆著。

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化了巨人的心。「我真是太自私了!」他說,「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春天不肯到我這兒來了。我要把那可憐的孩子抱上樹,然後再把圍牆都推倒,讓我的花園永遠成為孩子們的遊戲場所。」他真為自己過去的所做所為感到羞愧。

巨人輕輕地走下樓,悄悄地打開前門,走到花園裡。但是孩子們一看巨人,都嚇得逃走了,花園再次回到了冬天裡。唯有那個小男孩沒有跑,因為他的眼裡充滿了淚水,沒有看見走過來的巨人。巨人悄悄來到小孩的身後,雙手輕輕托起孩子放在樹枝上。樹兒立即怒放出朵朵鮮花,鳥兒們也飛回枝頭放聲歡唱,小男孩伸出雙臂摟著巨人的脖子,親吻巨人的臉。其他孩子看見巨人不再那麼凶惡,都紛紛跑了回來,春天也跟著孩子們來了。

「孩子們,這是你們的花園了」,巨人說。接著他提起一把大斧頭,把圍牆統統給砍倒了。人們看到,這是一個最美麗的花園。

他們玩了整整一天,夜幕降臨後,孩子們向巨人道晚安。「你們的那個小伙伴在哪兒呢?」巨人問,「就是我抱到樹上的男孩。」巨人最愛那個男孩,因為男孩吻過他。「我們不知道啊」,孩子們回答說,「他已經走了。」巨人又說:「你們一定要告訴他,叫他明天來這裡。」

從此,每天下午,孩子們一放學就來找巨人一起玩。可是巨人喜愛的那個小男孩再也沒有來過。

許多年過去了,在一個冬天的早晨,他看見在花園盡頭的角落裡,有一棵樹上開滿了白花,滿樹的枝條金光閃閃,枝頭上垂掛著銀色的果實,樹的下邊就站著巨人特別喜愛的那個小男孩。

巨人激動地跑下樓,來到孩子面前,「誰敢把你弄成這樣?」只見孩 子的一雙小手掌心上留有兩個釘痕,他的一雙小腳上也有兩個釘痕。

「 誰敢把你弄成這樣?」巨人吼道,「告訴我,我去取我的長劍把他 殺死。」

「不要!」孩子回答說,「這些都是『愛的烙印』啊。」

「你是誰?」巨人說著,便敬畏地跪在小男孩的面前。

小男孩面帶笑容地看著巨人說道:「你讓我在你的花園中玩過一次。今 天我要帶你去我的花園,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孩子們跑進花園的時候,他們看見巨人躺在那棵樹下,已經死了,滿身都蓋著白花。

自私的巨人以為守住自己的財產,會使自己快樂,然而,嚴冬正象徵他沒有愛的生命,死氣沈沈。後來,他醒悟過來,他分享他美麗的花園,盛開的花園,象徵他生命中的寒冬不再。春天活潑的生命,是他分享所帶來的最大收穫。

◎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看了 Philips公司為教育訓練所作的投影片<從「雁行理論」看Cel l Operat ion>對於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有特別的感觸,有值得團隊中的每 一個成員用心去體會。

(一)目標一致

秋天時,雁群為過冬而朝南方,沿途以V字隊形飛行,沒有一隻野雁會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飛行。野雁每年要飛行好幾萬英哩,光是一天內就可以飛越好幾百英哩的距離,長途飛行,牠們靠的就是隨時不斷的互相鼓舞來達到目的地。

牠們的目標一致,牠們互相鼓勵,雖然路途依然遙遠,但牠們精神奕奕,勇往直前。因此,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地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間能互相推動。

(二) 同心協力

當每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造成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整個鳥群抬升。藉著V字隊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飛時,至少增加了七十一個百分比的飛行距離。

如果我們是一雙單飛的野雁,我們各自都有 100%的效能。但藉著「同心協力」,我們卻有機會創造171%高效能。

另一方面,同工若不同心,整體的表現也自然低於 100%。因此,同心協力是提昇整體價值的重要態度。

如果我們擁用像野雁一樣的感覺,我們會留在隊裡,跟那些與我們走同一條路,同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在一起。

願意接受他人的協助,也願意協助他人,是團體成功與否的必要條件。當一隻野雁脫隊時,他立刻感到獨自飛行時遲緩、拖拉與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繼續利用前一隻鳥所造成的浮力。

(三) 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

當領隊的野雁疲倦了,它會輪流退到側翼,另一隻野雁則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

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輪流擔任與共享領導權是必要及明智的
,對人或對南飛的野雁都一樣。

團體的領導者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每個成員都必須準備好有一天擔任領導者的職務。

我們期待人人將工作的價值觀予以提昇,勿為生活而工作,要為工作而生活,成為充實、快樂、生活充滿意義的知識工作者。

(四) 鼓勵同伴

如果我們擁有野雁的感覺,我們將像牠們一樣互相扶持。

我們必須確定的是從我們背後傳來的是鼓勵的聲音,而不是噓聲。批評讓我們調整步伐,鼓勵更能讓大家往前邁進。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來保持整體的速度,繼續前進 …。

當我們在後面叫喊時,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

(五) 相互扶持

如果我們與雁鳥一樣聰明的話,我們必定也知相互扶持,不論在困難的時刻或在平順的時候。

當有一隻雁生病或受傷時,其他兩隻會由隊伍飛下來協助保護牠 ,直到 牠康復或死亡為止,然後牠們自己組成隊伍開始飛行,努力去追趕上原來的雁群。

聖經傳道書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兩個人合作效果更好。一 個人跌倒,另一個人可以扶他起來。如果孤獨一個人,跌倒了沒有人扶他起來,他就倒霉了。兩個人同睡彼此都暖和,一個人獨睡怎能溫暖呢?兩個人合力可抵抗一人的襲擊,單獨抵抗就無把握。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拉斷的。」 (傳道書4:9-12,現中修訂版)我想,這正是「雁行理論」很好的說明,更是我們需要的智慧。

◎結論

法國浪漫主義大文豪大仲馬 (Alexandre Dumas, 1802-1870),一生的著作高達兩百五十餘部,囊括:小說、劇作、論文、食譜等無所不包。他個人最喜愛的作品之一《三劍客》亦被譯成多種語言,至今改拍的電影就超過三百部。我們比較熟悉的作品大概有《瑪歌皇后》、《大野心家》以及《鐵面人》、《基度山恩仇記》等。

而大仲馬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All for one and one for all)。這聽來像一句口號,然而,在團體與個人之間,卻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團體中的個人不是自顧自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是自私地滿足自己,反倒是融入團體之間,在協助團體創造利益的同時,團體也為個人創造了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