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生命有許多的面向,也有不同的類型。有人的生命,是平凡庸碌的;也有人的生命,是豐富精彩的。而生命素質的不同,也呈現出不同的生命樣貌,可以是消極無力;也可以是積極進取。當然,人們都很期待,自己的生命,能過得精彩,能活出意義。智慧文學中的箴言,則是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生命是與智慧有關,這智慧不是出於人,是由生命之主自身所展現的,並通過祂,將智慧賞賜給敬畏、尋求、倚靠祂的人。
貳、本言
一、敬畏神:生命得著智慧
智慧,為箴言所強調的主題。就箴言的內容來說,智慧涵蓋著許多層面的意義,包含:知識、能力、訓誨、秩序、敬虔…等。通過智慧,使我們對真實有所體認,也幫助我們看見神掌管萬有的原則,特別是創造與治理的律,還使我們知道敬畏神與知識的關係,箴言1:7就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開端,可解釋為根基,就好像樓梯的第一階。敬畏神就是真知識的基礎,真知識即是有智慧,得著智慧需要從智慧訓誨而來。這也與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箴言15:33所說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相互呼應。由此處告訴我們,若生命要擁有智慧,得到益處,首先要做到的是,敬畏神。
猶太母親,常問孩子一個謎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財產被搶光,你會帶著什麼東西逃跑?」大多數孩子的回答是:「錢」或「鑽石」。母親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顏色、氣味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孩子們回答不出來。母親說:「孩子們,你們應該帶走的東西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只要你還活著,智慧就會永遠跟隨你,無論逃到什麼地方,你都不會失去它。」(資料來源:林郁主編,《猶太人大智慧》)
這則故事,一方面道盡猶太民族,在歷史上亡國之後,被迫流散各地,寄人籬下的悲慘血淚史;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個民族對智慧的重視程度。若生命所珍視、看重的是有形的資產,或許會在什麼意想不到的時刻、遭遇何種的天災或人禍,而不見、失去。但智慧卻是能夠隨著生命而存留,也通過敬畏耶和華,得到知識,這樣的知識,是使人得以明白是非善惡,是使人知曉惟有神才是智慧的源頭;並且得以認識神,擁有對神有正確的觀念與信念的能力,也願意與神建立密切、良好的關係,渴慕祂、親近祂,在生命的泉源中,歡然暢飲樂河的水;更可以因著與智慧的主連結,得到智慧這項恩賜,在生活中履行智慧,展現智慧,活出美善與豐富的生命。智慧是神賞賜給我們的恩賜。
此外,敬畏神可以使我們的生命,得到的益處,還有:成為神能力的見證者。一方面在神恩慈、憐憫的作為中,我們的生命得到拯救與保護。通過基督救贖的恩典,我們的過犯與罪孽,都歸在主耶穌的身上,也在十架上得以完全;另一方面,神幫助我們在生活上,擁有趨善避惡的智慧,並能成為和解的使者,見證和平之主的平安在我們的所有關係中,無論是神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自己、自己與萬物皆然。就如同箴言16: 6-7,所提到的:「因慈愛和信實,罪孽得贖;敬畏耶和華的,遠離惡事。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仇敵與他和好。」
這正是說,我們若是能夠敬畏神,從智慧的源頭,領受祂寶貴的話語,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生命的道」。生命的道,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智慧,曉悟、理解神啟示的意義,人的生活自然就會有秩序,不致於失去方向,並能按照神所訂定的目標、方向,行走人生的道路。因為「道」使人明白,人存在的意義,也使人與生命的源頭對遇。人若知悉這關鍵要點,自然地會敬畏神,並有智慧來看出神主權的作為。
二、尋求神:生命得蒙指引
使生命得到益處的第二個關鍵,就是:尋求神。因著尋求神,生命的本質,才有辦法得到改變,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願意謙卑,讓神來指引生命的道路。
箴言16:1-2,提醒我們,人出於本性,往往有自以為聰明,自我為義的傾向,這些都不屬於真智慧。「心中的籌謀在乎人,舌頭的應對出於耶和華。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純潔,惟有耶和華衡量人的內心。」人的心中,常有許多的籌謀、盤算,但做出最終決斷的卻是神;人經常用心中的一把尺來衡量自己,與他人相較之下,認為已經做得很好,但察驗內心動機是否純正的,卻是那位知曉萬事的生命之主。自以
為是與自以為義,都是出於自我中心,這導致自己的生命視野出現盲點,非但不能看出自己生命的問題,也無法活出有智慧的生活,展現有智慧的生命。
這樣的通病,最常出現在倚靠自己的人,這些人常認為,光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力與經驗,就有辦法解決、處理人生中的各項問題。殊不知,這樣的自以為是,在欠缺真智慧的大前提下,非但無法讓問題得到適切、妥善的處理,反而衍生出更多的麻煩事,使情況變得棘手、複雜。在混亂中,自己的生命,不僅難以明亮澄清,也失去了平安喜樂。
個人一直認為,生命的問題,需要生命之主幫我們解決。當自己有這樣的察覺,也願意放下自以為是的無知與驕傲,決意謙卑尋求主的憐憫與幫助。這樣,即是一種生命的「回轉」。不再偏行己路,立定心意歸向那位生命的主。真確來說,惟有倚靠生命之主,聽從祂的指示,我們才能夠安全、安心地走在生命的道路上,並在祂的面前得著滿足的快樂。
請我們進一步來思考,箴言16:9,這句神的話,所給予我們屬靈的教導是什麼?「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神擁有無所不知的全然智慧,在這位智慧的源頭的「指引」下,我們才辦法做出最正確、最合宜的選擇。不然的話,身為有限的我們,對自己的道路,再怎麼籌算、再怎樣計畫,都有可能出現錯誤。
試想,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時常要面對各種類型的選擇,如:就學、婚姻、工作、居所…等。當我們的選擇是正確之時,我們所走的路,就容易、輕省、順利與亨通;當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之時,我們就要付出誤判情勢的代價,導致我們走在失迷、險惡、困苦、充滿障礙的路上,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精力,才能從錯誤的道路、泥沼中,脫困而出。然而,我們不盡然都有辦法,在每一次的過程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我們該如何從錯誤中學習,這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聽從智慧之主的指引,而得到足夠的智慧。
有智慧者能「不貳過」,無智慧者則一直「重蹈覆轍」,沒辦法從錯誤中記取教訓。我們的信仰生活也是如此,我們都需要受智慧的指引,來選擇一條至好的道路,這智慧就是從我們謹守奉行神的話語所得來。這條至好的道路,引導我們明白真理、進入真理、活出真理,也讓我們體驗生命的奧秘,更經驗到創造生命的神的偉大,以及祂所賞賜的各項福分。在神的看顧、關懷當中,我們能夠更認識祂、愛慕祂,生命能夠結出上好的果子,過著蒙福的人生,顯明神的智慧與榮耀。
三、倚靠神:生命得享福樂
敬畏、效忠與順服神,這些都是智慧的展現,也是每位基督徒的基本態度與責任。我們若要使生命蒙恩得福,其中的要素與關鍵,就是謙卑在神面前,專心倚靠祂、以愛祂為喜樂。
箴言16:3-4,提到:「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堅立。耶和華造萬物各適其用,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此內容告訴我們兩項重要的事。一為,願意將自己所做的事,無論大或小,全都交託給神,信靠祂、倚賴祂、仰望祂,深知獨一全智的神,必按照祂的旨意來行事。在智慧之主的手中所成就的事,必是最好的;也深信祂的話語,是永遠立定的真理、是大有能力的智慧、是使我們得益處、受恩惠、享平安的生命之道。二是,掌管萬有的是神,祂的公義托住了宇宙的秩序、祂的判斷是全然真實又公平公正。身為有罪的人,自以為義的判準,既難以成為有效用的律,也無法成就神的公義。
有時,當自己看到當今的台灣社會,所發生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或是出現不少相當離譜的事情,都會感到難過、甚至覺得很生氣。像是詐騙集團的橫行猖獗,以各項欺騙的手法,使人上當,不僅受害者金錢財物蒙受損失,更甚連身體與生命也遭遇傷害。嚴重影響、大幅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無論熟識與否,似乎都不能相信,因為連熟識者的名稱、手機號碼、出生日期、身分證號碼等基本資料,都有可能被不肖人士所盜用。同時,操弄假訊息的個人或集團,在諸多的媒體上,意圖散布不實的流言與消息,以此抹黑他人,使個人或團體的名譽受損。還有,各地區治安事件頻傳,不少人擁槍自重,以恐嚇、放高利貸、販毒為業,使一些良善無辜者遭殃受害。
就在我為這些事抱怨不已、責怪機構、單位、甚至是神,也深感憤怒不平的時候,神通過上述這兩節經文,幫助我,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與軟弱,我口中的抱怨與責怪,心中的憤怒與不平,多過於倚靠神為台灣禱告、多過於相信神必處理這些事、多過於採以積極、有效的行動,來提醒週遭的人,不上當受騙,以此遏阻這些不當的人、事、物。原來,我出於血氣的自以為義,沒有辦法符合神公平正義的律,當然,就難以成就神的公義。
由此,我深切體會到,惟有至尊至高的神,才是所有一切權力的掌管者;惟有信實公義的神,才是判斷是非曲直,審判萬民與全地的最終裁決者,因為公平與公義是祂寶
座的根基。若我們能展現出,謙卑倚靠神的正確的態度與作為,自然能有好的結果出現,對神如此、對人亦是相同。箴言16:20,則是很清楚指示我們生命得享福樂的要素,就是:留心聽從神與專心倚靠神,「留心訓言的,必得福樂;倚靠耶和華的,這人有福。」
這個月是教會所訂定的傳揚月,領受神恩惠的我們,都有責任去傳揚基督,分享主的愛與恩典,也需要向神獻上感謝,感謝主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使我們的生命得到救贖;也感謝主聖靈的引導,使我們能心被感動,口稱耶穌基督是主,經驗到主的大能與祂同在的美好。深願主時刻與我們同在,並賜給我們智慧、勇氣、信心與能力,以喜樂的態度與心情,傳揚基督、分享主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的生命能夠成為一篇好的信息,滿有神同在的能力,直指人心、感動人心,以此見證神公義、良善、信實、慈愛、恩典的作為。
叁、結語
人的生命若要得益處,就要與智慧的源頭相連結,過著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在敬畏神中,生命得著智慧,明白真知識,曉悟神所啟示「生命的道」的意義;在尋求神中,生命得蒙指引,願意放下自我,使生命的本質得到改變,在智慧之主的引領下,明白真理、進入真理、活出真理;在倚靠神中,生命得享福樂,謙卑在神面前,留心聽從祂、專心倚靠祂,並以愛祂為喜樂。
十五世紀歐洲的神學家金碧士(Thomas a Kempis),說過:「好的生命,使人有神的智慧,在許多事上有經驗。一個人越謙卑,越順從神,就越在萬事上有智慧、有平安。」深願智慧的主,幫助、引導、扶持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愈有智慧,並得享主所賞賜的福樂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