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翰福音十二章26節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8節
前言:
人想勞煩他人做事時,邀請者常會對受邀者說出「能者多勞」這句話,邀請者會有這樣的說法出現,有幾個可能性:一.受邀者才華洋溢,受到青睞。二.邀請者無法勝任,得請他人來幫忙。三.邀請者懶惰,以之為糖衣和藉口,逃避責任。事實上,要向人說「能者多勞」之前,或許可以先對自己說「勞者多能」,因能者之所以會「能」,乃從「勞」而來,即從工作中學習才能獲得。相對的,有「勞」之後,才會有「能」,就是我們所說的貢獻所學,發揮恩賜。質言之,有勞才會有能,有能才可以勞。就樣的結果,有如箴言十四章23a節的訓示所載:「諸般勤勞都有益處。」
一. 因勞而能
常有人問我:「我看你在寫文章好像在開水龍頭,一開就有,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有什麼秘訣可以寫出好文章?」聽到這樣的話,我真的很想笑!其實我寫文章的速度很慢,常出現瓶頸,絕非所想像的那麼暢快和如意。坦白講,我亦時常有過在書桌前坐了老半天,寫不出東西來,而感到懊惱的情況發生。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主要的原因,乃我非天才型的文字工作者,也從未受過正統的文學訓練,就讀小學之前,根本沒有機會講北京話,有的話,也只有鎮公所為照顧農家小孩,於農忙時期所開辦的短期托兒所內,聽過臨時聘僱的老師所講的「台灣國語」而已。就是因為缺乏「北京語」的說話環境,加上國語文的刺激相當少,導致孤陋寡聞,使得中小學時代所寫的作文和週記,不是被老師批為「辭不達意」,就是被評為「台灣國語」,使得小時候的我,對於寫週記和作文課,充滿著厭惡和恐懼感。
如今,自己對於寫作有些心得,能夠出書和寫出文章和他人分享,我體會到,最為主要的原因,乃在於「勞者多能」的關鍵上。當然,此一典故須從神學院讀書的時代說起:剛進神學院時,由於文筆不好,又缺乏組織的能力,每當寫研究報告時,就會一個頭兩個大,為此,我問過許多學長,如何才能夠寫出好的文章和研究報告,學長幾乎都會告訴我,要寫好文章和報告,就是要多聽、多看、多讀、多寫、多參考他人所寫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就這樣,我依學長的建議,朝著要「能」則先要「勞」的方向著手進行,開始培養起勤寫筆記、廣讀書籍、參閱他人的報告,同時紀錄讀書心得的習慣。
神學院畢業,前往花蓮牧會後,為能鞭策自己,我仍不忘學長的建議,還是秉持著要有能就必須先要勞的信念,繼續用逐字稿的方式,撰寫講道篇和生活時事的相關文章,同時把所寫的,嘗試向各大報章雜誌社投稿。雖當時所投寄的文章屢遭閉門羹,不被報社採用,但我還是日復一日,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寫,不斷的投稿。
牧會後的第二年,為了教會的建築與購地費用所需,經過內人的建議,我突發奇想,將平日所寫的文章裝訂成冊,準備前往台灣各地義賣。但尋求出版社時,卻讓人頗為失望,因經過一番奔走,始終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我所寫的書。心想,這也難怪,畢竟自己是位名不經傳的人,而且當時又處戒嚴時期,要出版書,必須透過出版社向新聞局提出申請,還得要經過審查後,才能准予出版,談何容易!
由於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我所寫的書,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好自己找打字行打字,自己編輯,自己校對,自己找印刷廠印刷,還自己找廠商裝訂,最後用豐田教會的名義出版。由於我為教會建築事工和購地需要所寫、所義賣的第一本書,因沒有新聞局的註冊登記許可字號,而被列為「黑書」。為此,我曾傷心過,也曾自卑過,但經過多年用逐字稿方式撰寫講篇的操練,文筆和思路隨著年歲的增長,漸趨成熟起來,也終於有讀者願意品嚐我所寫的文章。
默默耕耘多年後的今天,已有許多出版社、報社、雜誌社的社長和總編輯,以及機關團體的負責人看過我所寫的文章,也知道我的文章之風格,因而經常主動向我邀稿,還有許多讀者看到我所寫的文章和所出版的書之後,透過電話和電子郵件道出肯定與鼓勵的話,更有國內外不少華人的團體、學校、教會向我提出轉載文章的許可。
從上述這一連串的心路歷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人要「能」,則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勞」,才能結出果子出來,畢竟古羅馬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並非一天所造成的。人的恩賜也是一樣,需要透過長時間的開發和磨練,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絕非是偶然的,也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
二.因能而勞
報考神學院的考生,必須撰寫投考神學院的動機,同時還要附上自己的學經歷和自傳。考神學院時,我實在沒有什麼學經歷可寫,在不知道寫什麼的情況下,只好寫上自己曾經參加過聖歌隊、教過主日學、擔任過教會司琴、當過高中時代的學生團契會長等。
考完入學考試後,我知道自己的成績不甚理想,一直憂心忡忡的怕會落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放榜之後,我竟然被「高分」錄取。開學之後,我好奇的請教老師:「神學院的錄取標準是什麼?」結果,神學院的老師只給了我「使命感與服事之心」這八個字。後來,從老師的口中得知,我被錄取的關鍵,並非筆試成績,而是在於口試和多年教會服事的經驗。回想起來,假如當年沒有寫出這些不是履歷的履歷,我真的不知道,會不會被錄取!
多年前,有一外國駐台單位,缺少一位中文秘書,因而發出徵才廣告,由於待遇優渥,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應徵。當時,有一教會的女青年只有大學夜間部畢業,並沒有傲人的學歷,也未曾到過國外進修,自知機會渺茫,但為了餬口,還是寄上履歷,硬著頭皮前往應試。到了考場,面對高手如雲的景況,本想打退堂鼓,但心想,既然來了,何不以「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嚐試看看!經過一番甄試之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她竟然是唯一的被錄取者,讓她感到相當不可思議!
上班之後,她問白人老闆說:「在這麼多應徵者當中,比我條件好的多得是,為何會錄取我?」結果,老闆微笑的回答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從口試和履歷中,我們瞭解到,妳曾經在教會當過青年團契會長、參加過聖歌隊,也教過主日學,由此可以證明,妳是一位肯服事、肯奉獻的人,我們所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就是因為這樣,她滿心感謝的在這個外國駐台單位工作了好幾年,深受老闆愛戴,直到她結婚生子辭去工作為止。
由上述二則真實的故事看來,不論是神學院的老師,或是白人的老闆,都有一個相同的觀點,即他們不以外在和學歷作為錄取標準,反而看人是否有過奉獻與服事經驗。當然,在教會參與服事,並非是為了入學考試或為了找工作,但這卻是一種「能者多勞」的具體表現。耶穌曾經告訴他的學生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翰福音十二章26節)我想,這應該是「能者多勞」,為神工作之後,所受到的祝福吧!
三.為天職而勞
出生於德國的馬克思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最偉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學家,他發現,近代企業的經營者、高級技術人員、專業人士和資本所有者,大部份都是長老教會創始人加爾文的追隨者,即使是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亦乎如此。馬克思韋伯發現,會有這樣的結果產生,最主要的原因,乃在於這些人的「天職觀念」(基於宗教信仰而敬業於工作職守),因他們認為,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上帝的名字得著榮耀,然要榮耀上帝的名,則要經由嚴厲的宗教紀律奉行出來,馬克思韋伯還曾以「鋼鐵般的堅定」(iron consistency),來形容這些謹守「天職觀念」的人。
讀過出埃及記的人都知道,神為應許救贖,差遣摩西作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摩西受差遣時,並非爽快的馬上答應,反而以「逃避」的心態,一再的說出「婉拒」理由,他先後向上帝提出了四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出埃及記三章11節)聽到摩西的自我質疑,上帝應許必與他同在,並且預言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將有一天會在西奈山敬拜祂。即便如此,摩西仍信心缺乏的繼續向上帝提出第二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出埃及記四章1節)摩西第二次推辭時,上帝特別讓他經歷三個改變物體的神蹟(杖變蛇、手染痲瘋、水成為血),證明他是上帝所選立的人。惟可惜的是,摩西依然缺乏信心,婉拒上帝的呼召,續而向上帝提出第三個難題。
第三個難題「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埃及記四章10節)摩西以木訥、不善辭令作為他推辭上帝選召的第三個藉口後,上帝則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摩西聽到上帝的應允,雖明白上帝必與他同在,並賜給他領導所需的恩賜,已經沒有理由再推託。此時,摩西必須選擇答應還是拒絕這個苦差事,然摩西卻以「另類的語言」,間接拒絕上帝的呼召,進一步的向上帝提出了第四個難題。
第四個難題:「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出埃及記四章13節)摩西說出這句話,其意乃在表明請上帝能夠「打發另一個人去」。為此,上帝向摩西發怒,摩西只好「勉強」答應,全力以赴。
儘管摩西一再的想拒絕和逃避,但上帝仍從他所提出的理由中給他答案,要他從「勞者多能」的信念中,接受此一「天職」。最後,摩西終於完成上帝所託,成為「能者多勞」的人,其所秉持的,就是「天職觀念」的精神。
結語:
或許,對他人說「能者多勞」時,可能是一種鼓勵,但也可能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藉口。然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若沒有先「勞」,就不會有「能」;沒有「能」,也就無法「勞」。要在「能者多勞」與「勞者多能」之間取得平衡,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有關「得勝的把握與事奉的動力」時,所提出的這段訓示:「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8節)給予了我們寶貴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