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協助憂鬱中的人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傳道書二章23節;彼得前書五章7節

◎前言

影星張國榮的自殺事件令許多人感到震驚,更讓許多愛戴他的影迷非常不捨。今年四月,生命線曾公佈一份求助的統計報告指出,去年民眾有自殺念頭和曾經自殺的比例,都創下了新高,而且精神心理和情緒困擾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生命線統計去年國人求助個案中,除了感情問題之外,精神心理和情緒困擾,佔了37.6%,比去年增加3.3%,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根據生命線針對去年求助個案的分析發現,求助個案中,有高達四分之一的人,是失業人口,也比往年多。生命線表示,這一類的求助個案中,有很多人是遭受失業的打擊,之後就出現情緒困擾,甚至引發精神疾病。聖經中約伯的嘆息,似乎也是憂鬱的人深深的嘆息:「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無指望之中」(伯7:6)。

◎憂鬱的成因

憂鬱症與腦有何關係嗎?當人們感覺沮喪時,神經元仍是正常釋放神經傳導物。然而當神經傳導物與下個神經元結合,接下來的神經衝動因為太弱而無法繼續整個循環,即使神經傳導物仍可正常地再回收。這種較弱的電性神經衝動,被認為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裏憂愁,靈被損傷」(箴15:13)。憂鬱並不會導致死亡,但如果憂鬱過頭而無法自拔,就可能導致自殺,甚至危害人。資料顯示,憂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八倍,繼癌症、愛滋病後,憂鬱症已成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高雄縣大寮鄉9/8發生,父親誘騙三個小孩喝農藥集體自殺悲劇!失業又罹患肝癌的林姓男子厭世輕生,竟然還把農藥摻在牛奶和優酪乳中騙小孩喝下,一家四口被送到醫院時,52歲的父親和分別只有7歲,6歲的小女兒都宣告不治。

下班回到家的菲律賓籍母親,看到一家四口躺在床上口吐白沫,驚慌的抱著3歲的小兒子衝到門外求救,不過四個人被送到醫院時,丈夫和兩個分別只有7歲和6歲的小女兒仍然回天乏術,做母親的傷痛欲絕。

一個人的心情如果「當」到了谷底,就好像傳道書所描述的:「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傳2:23)。造成憂鬱症的心理因素很多,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黃正鵠教授(2003)在<讓鬱卒的心說說話>文中,扼要地提到幾個要素:

一、 基本的信賴不足:可能包括幼年的窮苦生活,受到虐待或性侵害的痛苦經驗,使人難以建立基本的信賴。
二、 失落感:例如失去親人、家庭、工作、地位、財富,甚至無力面對新情境,不斷的失敗,導致失落。
三、 無助感:當困難發生後,一般人都會努力尋求解決之道,努力去突破困境,但是,一旦發現自己所做的努力根本不能改變什麼時,許多人會放棄努力,於是,無助感就此形成。
四、 有些研究發現,腦神經傳導素的改變,甚至太少曬太陽都是可能形成憂鬱症的因素。
◎憂鬱症的自我檢測
「憂鬱症」這個名詞,常常被現代人掛在嘴邊,然而,許多患有憂鬱症的人自己卻不自知,沒有憂鬱症的人卻自以為自己有憂鬱症。
依照精神醫學的《診斷準則手冊》對「憂鬱症」的定義:
一、 情緒不佳或失去日常生活興趣持續二週以上,包括鬱悶、哀傷、悲觀、無望和消沈等。
二、 生理或精神症狀具下列至少四項:
1. 胃口不好、體重減輕,或胃口大增、體重增加。
2. 睡眠障礙、失眠或整日臥床睡得過多。
3. 精神運動呆滯、動作減少或激動不安、煩燥。
4. 對平常參加的活動失去興趣,性生活能力降低。
5. 失去活力,疲倦易累。
6. 喪失自信,自覺無用,自責,有罪惡感。
7. 思考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無法下決定。
8. 覺得人生乏味,活著無意義,想到死或自殺。
「董氏基金會」特別設計了一份《台灣人憂鬱症量表》,以下就根據量表讓我們逐步來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況,如量表上的一句話「善待自己很重要,檢視情緒是善待自己的開始」。
量表的每一題有分個選項,依照最近這週的情況,自己做一個評量,分別是:
1. 沒有或極少 每周 (一天以下) (0分)
2. 有時侯 每周 (1~2天) (1分)
3. 時常 每周 (3~4天) (2分)
4. 常常或總是 每周 (5~7天) (3分)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題目如下:
1. 我常常覺得想哭
2. 我覺得心情不好
3.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4. 我睡不好
5.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
6.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
7. 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
8.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身體很虛、沒力氣、元氣及體力 )
9. 我覺得很煩
10. 我覺得記憶力不好
11. 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12. 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13. 我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
14. 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
15. 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
16. 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
17.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或肚子不舒服…等 )
18.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在計算得分之後,如果你所得的總分是:
8分以下-表示目前情緒穩定。
9-14分-表示有些事困擾著你,心情有些起伏,應試著了解心情變化的原因,做適當的處理。
15-18分-表示你的壓力負荷已到了臨界點,總覺得有肩頭重擔,再撐下去可能會引起憂鬱症了!
19-28分-你有許多的苦惱與煩悶,沒有笑容,就連朋友也幫不上忙,趕快找專業機構協助吧!
29分以上-你感覺很不舒服,會不由自主的沮喪、難過,無法掙脫。其實你已經生病了,你需要專業的醫生來幫助你。相信你會找回從前的活力!
◎走出憂鬱
在憂鬱中的人是很需要別人陪伴與支持的,然而,困難的是處在憂鬱中的人常常沒有行動的意願或力量,因此,協助憂鬱中的人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愛心。即使是一點點的進步都值得為他大聲喝采,如此他做得更有自信,一步步走出憂鬱情境。
有一篇名為<遺產>的故事說起一個中年喪偶的婦人,辦完喪事後大半年了,都沒有辦法從悲慟中平復,儘管親朋好友催促她趕快看看他的遺囑,早日料理好他的遺產,她始終不肯去打開那個保險箱,保險箱裡不只是他的最後心願,也有他們共同珍藏的心愛寶物,結婚證書,定情之物,及婚後每個結婚紀念日都買一個兩人都看中意的戒指,那些,讓她會更加睹物生情,不捨他的體貼、溫柔、幽默、豁達,任自己沉浸在悲傷中,整天以淚洗面,不肯出門。
婆婆看不過去,要她振作起來,說國稅局來催過很多次,要把財產做個什麼結案的,不得已只好會同律師一起打開保險箱,除了交代的非常仔細的遺囑之外, 他還留了一張署名「愛妻親啟」的卡片。
她好奇的展開來讀,原來,他留給她一個網路笑話:「一個寡婦向朋友哭訴,老公去世之後什麼也沒留給她,只留給她兩億三千萬!」友人充滿疑惑又非常羨慕的問她:「你老公這麼好,妳該很滿足,日子也該很好過啊!」「喔 !不!」寡婦回答,我先生給我的兩億是:「回憶和失意。他的三千萬則是一、千萬要照顧好小孩,二、千萬得孝順公婆,三、千萬別改嫁。」笑話後面,他繼續寫著:我比較窮,我只能給你一億一千萬,一億當然是我們美好的回憶,一千萬則是千萬要忘記傷痛,快樂起來,妳會怪我給的太少,而不肯要這份遺產嗎?
看了卡片,她在他死後第一次破涕為笑,她終於擦乾了眼淚,牽起婆婆的手,告訴婆婆,她已經準備好今後一定要振作起來,好好花他這筆遺產,一億一千萬,怎麼會嫌少呢?
「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箴12:25)。適當的鼓勵會讓當事人感覺溫暖與支持,看見未來的遠景。這裡有幾個我們可以參考的原則,可以協助我們面對在憂鬱中的人。
一、 我們必須相信當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處理專家,鼓勵他去面對問題,發揮自己的潛力。
二、 鼓勵當事人想像未來,假如這些困擾都沒了,他會如何生活?把他導向目標。
三、 人不會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悲傷或憂鬱,總是有不憂鬱的時刻,協助他去了解這段「不憂鬱的時間」,他如何辦到的。可以把這個時間延長嗎?或許可以找到新的生機哦!
四、 憂鬱中的人,思考與行動常是負向的,只要正向的「小改變」,別忘了要鼓勵讚美他,會使他更有信心走出憂鬱。
五、 協助當事人做具體的可行性分析,強調「改變」的優勢,幫助當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現況。
六、 當事人若有嚴重情緒問題,甚至有尋死念頭,除了不要讓其獨處,並注意安全之外,最好立即交由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
◎結論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也是長庚大學精神科教授文榮光針對宗教信仰與精神醫學對於憂鬱患者的協助,他認為「要神,要人,也要己」。聖經上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前5:7)。在憂鬱中的人除了可以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也應試著接受別人或醫師的協助,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須有走出憂鬱的意願。
箴言提到,「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10:22)。神把這個生命交給我們,他也希望我們善待自己,這是祂所期待的。然而,我們週遭有許多人被憂鬱所困,他們的生命沒有品質,他們活著沒有指望,甚至不知如何求助。去幫助他們勇敢面對憂鬱,因為神從不曾放棄他們,只要願意,就可以戰勝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