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賽亞書九章 1-2節
約翰福音十二章46節
◎前言
曾帶領美國黑人人權運動,並發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 (I Have a Dream)」的馬丁路德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說:「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人生的九個學分:應該留下什麼給世界》一書中提到,矽谷一家中型的科技公司,因為競爭激烈,銷售業績不振,獲利減少,於是,老闆道格集合了所有員工宣布了這個不幸的消息。道格說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四年前他買下了一座廢棄葡萄園,在他用心照顧之下,變成了一座欣欣向榮的葡萄園。
有一天,他開車回家的路上,遠遠地看見離他家約十英哩處冒出了濃煙,他有些擔心,後來發現,離他家還有一段距離,應不會有事,心想著:「還好不是發生在我的土地上。」
接著,他發現數以千計的八哥鳥從燃燒的樹中飛出來,彷彿一片巨大的烏雲,飛向了他即將收成的葡萄園。他從行李廂中取出獵槍試圖趕走鳥群,但牠們實在太多了,眼睜睜地看著牠們吃光自己辛苦栽種的果園,他不禁哭了起來,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告訴員工,他從這個事件中學到,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很有限;無論計劃再完善,仍無法預防天災。大自然以它的智慧讓葡萄成熟,卻也讓遭遇危險的鳥群,選擇葡萄園作為棲身之地。他唯一能做的是接受這個事實,並開始為下一季的葡萄種植努力。
他以此勉勵員工,請他們重新奉獻自己,照顧好他們的葡萄樹就夠了!他的員工因此得到了鼓舞,他們了解到,被打倒並不等於出局,再好的計劃都可能發生無法控制的情形。只要能再接再厲就不算失敗,「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捷克總統哈維爾 (Vaclav Havel, 1936-)說:「使人失敗的唯一因素,就是你還沒有奮鬥便放棄了。」
法國文學家雨果 (Victor Hugo, 1802-1885)曾說:「未來有許多名字。軟弱的人說,未來叫做不可能;信心不堅的人說,那是未知。思慮周到和英勇的人說,未來叫做希望。」期待我們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希望帶來力量
哈佛醫學院 Dina and Raphael Recanati講座教授,也是著名的生物醫學類作家傑若 ‧ 古柏曼醫師 (Biography of Dr. Jerome E. Groopman, 2005)在《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書中,對「希望」所帶出的力量有驚奇的發現。
在嚴謹的科學訓練下,他謹慎地談論有關「希望」這件事。他說:「希望不是來自盲目的樂觀,而是根據鮮明的事實」。
關於「希望」,他提出一些疑問:「為什麼有些人在重症的摧殘下,還能找到希望,還有一些人卻覺得了無希望?」「希望真能改變病程,幫助病人戰勝疾病嗎?」
他說:「過去三十年來,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發現希望有真有假。」因此,他試著從病人身上所看到的去定義「希望」這個詞:「希望是一種超越的感覺,讓我們想像自己踏上這條不斷攀升的希望之路,走向更好的未來。希望能讓我們看見眼前的障礙和陷阱。真正的希望不是幻想。」
就目前研究顯示,心智模式的轉變會改變神經化學物質。「信念」和「預期心理」 ——也就是構成希望的兩大要素——可促使腦部分泌腦內啡和腦啡?,具有阻隔疼痛之效。並且,「希望」也會影響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循環和運動功能。在生病的時候,「希望」也有可能帶來正向的連鎖效應,會使我們的精神和身體產生深遠的變化。
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即使面對死亡,我們仍對靈魂的永生充滿希望。擁有希望是如此重要,古柏曼醫師說:「希望不但使我們張大眼睛,也給我們勇氣去面對環境的考驗,讓我們有能力超越這些磨難。對我的病人來說,真正的希望和我給他們的治療一樣重要。我行醫多年之後,才深切地了解到這一點。」
這個提醒將使我們對箴言的教導有更深切的認識:「求生的意志使人忍受病痛;意志消沉,希望也跟著喪失。」 (箴18:14)我相信,即使是再高明的醫生,也困難幫助一個絕望的病人。因為,絕望的人以絕望的角度讀著充滿希望的文字時,讀出的意思也是絕望。這也是古柏曼醫師所強調的:「我確信,希望才是治癒疾病最重要的因素。」
◎從黑暗到光明
在《希望》 (張玉奇)這幅作品裡,讓我看見一個母親為孩子的禱告──
有一天,小鳥發現了一個天使 ……
牠高興地拍拍翅膀對天使說:「走!出去玩嘛 ……」。
天使害羞地回答:「 ……我還不會走路。」
小鳥又再度揮舞翅膀:「那有翅膀,我們用飛的好嗎?」
天使低下頭:「我還不會飛,因為只有一支翅膀,是不能飛的 ……」。
小鳥掉下眼淚:「我能為你做什麼?」
天使抬起頭望著天空 ……:「可以的話,請為我禱告……告訴天父,我好想起來走,好想飛出去,看看這世界。」
畫中的天使就是她的兒子以信──一個多重重度障礙的腦性麻痺孩子。她曾像許多擁有特殊兒童的家長一樣,問上帝:「為什麼是我?」直到她發現這是一個「恩典」,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
於是,她很快地從「為什麼」的問號中跳脫出來,把方向定在「找問題」、「找方法」,並且努力地執行。也因著孩子,她感受自己的人生更成熟、更有愛心、更有智慧、更有執行力。
在玉奇姐的見證中,我們製作了一段約 7-8分鐘的影片,那是以信的生活點滴。
「以信」,今年六歲,不管高興或生氣,他會一直不斷搖著頭 ……。為什麼會一直搖頭呢?
在三歲前,以信是看不見的,因為缺氧,大腦接收不到光的感應。感謝主!三歲半時他的視力已達 0.03(但在殘障的範圍仍屬接近全盲),小男孩除了視障,還伴隨著肢體障礙及智能障礙,他是個特別的孩子。
在獲知醫生宣判,以信可能會失去視力,作母親的仍無法接受,她回家也不敢掉眼淚,回到家後她隨手拿起一個奶嘴放在以信的眼前,叫著:「來,奶嘴在那裏?來拿奶嘴 ……」,她期待是醫生誤判,等待許久,手中愈晃愈大力的奶嘴,滑落了下來。「看不見,真的看不見!」她抱著孩子大哭了起來。這時才知道他所有的反應是來自聽覺的反射,眼睛真的看不見。
但她並沒有放棄,就算醫生宣判了病情,她仍然相信情況會改觀的。感謝主,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她常常靜靜的觀察以信,看著她不斷地搖頭的樣子,因視力缺損及腦傷,使得以信必須藉此尋求刺激、找尋平衡。
以信曾動過二次眼睛斜視手術,目前接受早療、職能物理、感覺統合復健、針灸 ……等治療,每天的行程比董事長還忙,重要的是,每天、每天都進步。目前,他的視力已達0.1。他也會離地小狗爬、會試圖想站起來,可以推著助行器行走,看字卡、圖卡、電視。因為嚴重遲緩的情況也漸漸的已有起色。最近的鑑定報告出來,原本看不見的視力已改成視障輕度、重度肢體障礙變為中度、智能障礙則為重度……他,真的進步了。
面對這樣的情境,玉奇姐說:「神在每次的功課中都放了不同程度難題,神的能力是在我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
聽過玉奇姐《從黑暗到光明》的見證後,讓我對「希望」這個主題有更深刻的體會。映入我腦海的第一個印象是記載在聖經以賽亞書的一段話:「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9:1-2)
先知的話預言了上帝的救贖,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就是黑暗中的光,是人在苦難中的希望。耶穌說:「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裏。」 (約12:46)
我們確信上帝的應許必不落空,詩人的禱告與頌讚一再向我們陳明:「求你記得你向僕人許下的諾言,因為你的話使我有了希望。」 (詩119:49)又說:「你是我的保護者,我的盾牌;我的希望在乎你的應許。」(詩119:114)
上帝給人這樣的使命,也要給人相對的力量。就像在玉奇姐她的書《都是心肝寶貝》裡,她的朋友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上帝揀選可以修這門課程的」。我相信,神所加的擔子是我們所能擔得起的。保羅也勉勵哥林多信徒:「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林前10:13)
◎結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處是一片廢墟。美國社會學家波普諾 (David Popenoe)去訪問一戶住在地下室裡的德國居民。離開那裡之後,同行的人問波普諾:「你看他們能重建家園嗎?」
「一定能」。波普諾肯定地回答。
「為什麼回答得這麼肯定呢?」
「你看到他們在地下室的桌上放著什麼嗎?」
「一瓶鮮花。」
「對」,波普諾說:「任何一個民族,處在這樣困苦的境地,還沒有忘記愛美,那就一定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在玉奇姐美麗的、而且富有生命深度的作品裡,我看見了社會學家
波普若的結論。因此,我想藉玉奇姐一件磁磚作品《十架之路》
(作品名稱暫定)作結語。
在人生的路途中,總有許多的象徵挑戰的「十字架」,是我們必需
去扛起的。在看似艱難的旅程中,每一個「十字架」,每一次的挑
戰都有上帝的同在。「十字架」正清楚地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使我們在黑暗中看見光,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