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彼此關懷的生命路程 — 約書亞記七章1-18節 — 翁以俐神學生

  • 翁以俐神學生

聖經:約書亞記七章1-18節

1 以色列人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因為猶大支派中,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取了當滅的物;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 2 當下,約書亞從耶利哥打發人往伯特利東邊、靠近伯‧亞文的艾城去,吩咐他們說:「你們上去窺探那地。」他們就上去窺探艾城。 3 他們回到約書亞那裡,對他說:「眾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勞累眾民都去,因為那裡的人少。」 4 於是民中約有三千人上那裡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 5 艾城的人擊殺了他們三十六人,從城門前追趕他們,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殺敗他們;眾民的心就消化如水。 6 約書亞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長老把灰撒在頭上,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 7 約書亞說:「哀哉!主耶和華啊,你為甚麼竟領這百姓過約旦河,將我們交在亞摩利人的手中,使我們滅亡呢?我們不如住在約旦河那邊倒好。 8 主啊,以色列人既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我還有甚麼可說的呢? 9 迦南人和這地一切的居民聽見了就必圍困我們,將我們的名從地上除滅。那時你為你的大名要怎樣行呢?」 10 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起來!你為何這樣俯伏在地呢? 11 以色列人犯了罪,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們的家具裡。 12 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敵面前站立不住。他們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詛的;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 13 你起來,叫百姓自潔,對他們說:『你們要自潔,預備明天,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以色列啊,你們中間有當滅的物,你們若不除掉,在仇敵面前必站立不住!』 14 到了早晨,你們要按著支派近前來;耶和華所取的支派,要按著宗族近前來;耶和華所取的宗族,要按著家室近前來;耶和華所取的家室,要按著人丁,一個一個地近前來。 15 被取的人有當滅的物在他那裡,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燒;因他違背了耶和華的約,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 16 於是,約書亞清早起來,使以色列人按著支派近前來,取出來的是猶大支派; 17 使猶大支派(原文是宗族)近前來,就取了謝拉的宗族;使謝拉的宗族,按著家室人丁,一個一個地近前來,取出來的是撒底; 18 使撒底的家室,按著人丁,一個一個地近前來,就取出猶大支派的人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

一、前言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是教會的神學生,台南神學院道碩三年級,這幾個月來到這裡受到教會的接納,參與教會的事工,特別是在兒童牧區來服事,通常在第一堂的禮拜與兄弟姊妹一起敬拜主。很感謝上帝的帶領,也感謝教會牧長傳道及眾兄弟姊妹的照顧及接納,讓我的生命和眾會友的生命有機會連結,在德生教會這個大家庭群體一起成長,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

前一陣子有一個好消息,讓我們感受到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榮耀。去年十一月時,台灣棒球隊得到世界第一的成績,在那個晚上的比賽,台灣贏得世界冠軍,全國人民歡慶不已,也因為這樣台灣這個國家被世界看見!因為一個棒球隊的努力,使台灣整個群體於有榮焉。這是因為一個人或少數人,使整個群體得榮耀的例子。

今天用約書亞記的經文來分享,一起思考信仰群體的重要性,個人與群體的重要性。有幾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思考:1.教會是一個信仰群體,裡面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的生命狀況,對群體會有多少的影響? 2.別人的生命狀況,會影響到我嗎?或者說,我的生命狀況,會影響到別人嗎?我們若沒有靈修生活、沒有讀聖經、講話沒誠實、有驕傲的心、對人沒有愛或者貪心拿不應該拿的東西,這樣會影響到別人嗎? 3.我們的生命是互相幫助還是互相阻礙?

二、故事背景

這是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第二個戰爭,第一個戰爭是打耶利哥城,得到很好成績,上主帶領以色列人繞耶利哥城七天,到第七天繞了七圈,祭司吹號角、百姓大聲喊叫,城牆就倒下去(書6:20)。得到這樣勝利的結果,讓以色列人信心滿滿,經文這樣記載:耶和華與約書亞同在,約書亞的聲名傳揚遍地。以色列民族在迦南地是外來的民族,這樣的戰爭沒有給迦南地的國家有主場優勢,上主的引導竟有這樣奇妙的勝利,迦南地一帶的國家一定受到很大的威脅。當時除了打贏耶利哥城以外,上主藉著約書亞有頒布:1.務要謹慎,不可取那當滅的物。2.恐怕你們取了那當滅的物就連累以色列的全營,使全營受咒詛。3.惟有金子、銀子,和銅鐵的器皿都要歸耶和華為聖,必入耶和華的庫中。(書6:18-19)然而,在打第二個城-艾城時發生什麼事?我們來看看。

三、經文敘述

(一)以色列人在該毀滅互主的物有犯罪

以色列人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因為猶大支派中,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取了當滅的物;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書7:1)

第 1節就記載上主的怒氣向以色列發作!因為上主早就有命令,不應該取當滅的物。但以色列人在應該毀滅的物上犯罪了。當約書亞準備打艾城的之前,派人去那裡探查,那些人回來後報備約書亞,說「只需要兩三千人去攻打艾城就好;不用勞動所有的人民,因為艾城的的人很少。」聽起來感覺是很簡單的任務,加上有前一次攻打耶利哥城勝利的經驗,很難想像到,如同剛剛讀的經文,這次的戰爭結果如何?以色列人竟然在艾城人面前逃走了,不只逃走,還有三十六個人死在戰場上。以色列很慘的狀況,在和合本上說:眾民的心就消化如水。心不再堅強肯定,信心被擊潰。而現代台語聖經這樣說:以色列人就攏「驚甲神不附體」。(v.5)真的是很大的打擊。相信當時他們一定感到挫敗、喪志,對於是否能平安的繼續待在迦南地感到懷疑,上帝帶領以色列出埃及進迦南地的旨意究竟是如何?

(二)群體作伙面對的過程

6-9約書亞求問耶和華

因為發生這樣的事,約書亞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長老把灰撒在頭上,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那麼大的反應是因為以色列民族現在的處境真的非常危險!因為他們進入迦南人的地,周圍都是迦南地民族的人,大家瞪著兩眼在看戲,在觀察以色列到底有多少能力?他們依靠的耶和華有多厲害啊?有辦法的保護他們嗎?雖然前一次打勝仗,名聲正好,但在這次和小城戰役中竟然戰敗了。以色列會想,其他民族會不會看輕他們?甚至要來欺負他們?另外一個是,約書亞會煩惱,上主有沒有真正要賜迦南地給以色列人,若是有,就應該讓以色列人打贏戰爭,若這次上主沒有保護以色列,其他國家會不會很快地來攻擊,甚至導致以色列滅族,也是有可能的事。

10-12 上主點出罪和罪的影響力

「起來!」耶和華告訴約書亞「以色列人犯了罪」,經文中不是說以色列人裡面有一個人犯罪,祂是說「以色列」這個民族犯罪,這是集體承擔的罪。耶和華如何看這個罪?祂說:以色列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們的家具裡。耶和華第一個講的是「違背與我的約」,從這裡得知上主看重與人所立的約,另外這件事不只是偷取而已,是欺騙,不是不小心所做的事、不小心所犯的錯誤,更是真真正正詭詐的行為。並且這應該毀滅的物放進自己的家當中,更是沒有分別為聖,把這些屬於上主的東西當作自己的這樣的罪。因為這樣,以色列人在攻打艾城的時才會失敗,因為以色列整個民族已經變成應該毀滅的,要怎麼樣才能改變?應該要將那些應該毀滅的物品除去,若沒有這樣做上主就不在與以色列同在。

13-15 上主命以色列群體當如何做

真正非常慘,以色列民族若沒有悔改,就會毀滅!接下來上主開始吩咐以色列可以怎麼樣悔改和改變。將自己分別為聖,交出中間應該毀滅的物。明天一早,照著支派來上主面前抽籤,從支派、宗族、家族、個人,一層一層抽籤,被取的人有當滅的物在他那裡,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燒

(三)上主指出亞干

隔天一到,約書亞照上主所命令的來做,一層一層來抽籤,從支派、宗族、家族、個人,一層一層抽籤,抽著猶大支派、謝拉宗族、撒底家族,最後抽到的就是,亞干。

四、思考

有三項我們一起來思考:上主鑒察人的心、罪對群體性的影響、信仰生命的群體性。

(一)上主鑒察人的心

民數記中記載當時以色列至少有六十萬的男人,在這麼多人的中間,上主要怎麼樣找到真正犯罪的人?既然祂是以色列的主,祂鑒察人心,知道人所做的,在進行每一輪的抽籤時,我想以色列人內心應該感受良多,可能是驚慌、懷疑,非常的害怕,因為他們清楚知道,上主明白他們所做的一切,在明中或暗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無法逃過上主的眼睛。如果上主要鑒察人的罪惡,沒有一個人能夠逃避,沒有一個人可以掩蓋。

就像詩篇130篇,詩人說的: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篇130:3-4)在我們的生命中間,有沒有不想讓上主知道的事?可能是那隱藏起來的,可能是人所不知道的,可能是別人不要緊但你自己知道主不喜悅這樣的事,這些事在群體中可能不會被看見,沒有人會發現,就像亞干所做的事一樣,當時以色列人並不知道。但是我們認為上主會沒看見嗎?上主不知道我們心中所想的嗎?在主的面前沒有一項可以逃過他的面,沒有人可以掩蓋罪惡又在主面前站得住腳。主,知道我們的一切。願咱回轉,願咱的心聽候主,比守望的人聽候天光閣較迫切,比守望的人聽候天光閣較迫切。

(二)罪對群體性的影響

這段故事看出罪對群體有嚴重的影響力,因為一個人不守與主的約,所有以色列民族都要一起承受後果。就在以色列第一次打艾城的時候,以色列民的戰敗是因為一個人犯罪的關係,甚至其他的以色列民根本不知道有人犯罪,這樣是不是很冤枉?但上主在先前早已經吩咐:不可取那當滅的物,恐怕你們取了那當滅的物就連累以色列的全營,使全營受咒詛。(書6:18)因為罪是影響群體的,所以上主要以色列人一起面對這樣的罪,13節說到要叫百姓分別為聖,爲明天準備,「你們」若不除掉,一定不能抵抗敵人。在這上主不是說「祂自己要親自除掉」,而是「你們」,表達群體裏的每一人要成為面對罪的主動者,大家在中間都有份,一起承擔和面對。

我相信即使沒有抽籤,上主還是知道犯罪的人是誰,但為什麼上主要用抽籤的方式?因為他要讓以色列整個民族的人參與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時候以色列民內心有怎麼樣的感受?有可能有人會想「是什麼人竟然大膽違反上主的命令」,可能有人會想「會不會有可能是我不注意,不小心犯罪?」,可能會人會想「這個人為什麼會這麼自私,讓大家一起受苦?」,有人會想「若是這個人在我身邊,我怎麼沒有事先提醒他?」,你會是哪一種人?

教會是信仰的群體,我們在群體的時候,有在意別人所犯的罪或是我所犯的罪,對群體的影響力嗎?當我們看見別人犯罪的時候,我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既然是在同一個群體,有可能劃清界線嗎?有可能假裝沒看到嗎?這樣的罪有沒有可能沒影響到我?

用一個例來跟大家講,我們教會是喜歡音樂的教會,教會當中有樂團、敬拜團和聖歌隊等音樂團體,在幾個禮拜前也演出一場很不簡單也很感動人心的表演,因此我就用樂團的例來說:樂團中有很多樂器一起合奏,如果要演奏的好聽,最基本的就是音要調準。像小提琴這種樂器有四條絃,每一條要調準。一個樂團裡面,有一個樂器的音沒有調準,整個樂團的演奏聽起來就會怪怪,不太好聽。

一個樂團就是一個群體,每一個樂器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小提琴的四條絃就親像我們的生命根本,大家用生命一起合奏歌曲。若我們的生命有犯罪,就像四條弦音沒調準,演奏時會發出怪聲音影響樂團,意思就是說若人生命的罪,會影響整個群體。當本來很美的生命歌曲的演奏時,開始有人走音,我們聽得出來嗎?有發現這條歌已經沒走上帝的道路上面嗎?若是坐你旁邊的人音不準,你願意提醒他嗎?或者說,若是你自己的音沒調準,你願意讓人提醒嗎?音怎麼樣才是準的?對在上主的方向才有標準的音,所有的樂器應向上主調音,正確的音在上主,不在於人的主觀。

一顆老鼠屎打壞整鍋的粥,一個同學的態度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一些政治人物影響國家的整體發展,一間教會也是如此,教會的目標看得不是人多人少,而是在於生命的成長。生命的成長沒辦法一下子用眼睛看出來,傷害生命的事也是如此,一次兩次好像沒關係,但對生命都是嚴重的傷害。

當我們的生命就像上帝帶領以色列出埃及進迦南地,走向新的生命道路,但這個生命的群體若不遵守上帝的命令,生命就無法繼續成長及向前。

(三)信仰生命的群體性

上主仍然要帶領,當第一次攻打艾城的失敗之後,以色列民群體一起面對罪惡與改變,而在第二次攻打艾城的後,上主仍然帶領以色列人,並且在第二次攻打艾城時打贏了,這個記載要告訴我們,當我們願意面對群體的罪惡,上主仍然要帶領,上主帶領以色列人一起來面對這次的難關,群體一起成擔與面對。

彼此生命的關懷和提醒:身邊人的生命,是我們的關懷責任。基督教信仰是群體性,不是個人主義的信仰。上主要我們彼此顧慮、關懷、提醒及鼓勵。群體中每一個生命彼此結連,一同尋找上主的心意,一起走這條不簡單生命的路。

就像耶穌對我們的吩咐: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可以怎麼樣愛人?就是對人生命的狀態有關懷,有責任,有陪伴、有犧牲。

我們是否願意為教會這個信仰群體來禱告?為著身邊的會友來禱告?為著我們的生命可以一起成長來禱告?我們的關懷要怎麼樣符合上主的心意?就是將自己分別作聖來到上主的面前,用上主的心意尋找上主喜悅我們彼此關懷的方式,和別人的生命有連結,在信仰群體中一起成長。

五、結論

結論來說,上主鑒察人的心,祂知我們每一個人和群體的生命狀況,當我們願意一起面對,上主會引導及帶領。再來,人的罪對群體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罪及別人的罪有覺察嗎?就像在樂團當中演奏生命的歌曲,當歌曲已經走音了,我們要有敏銳度來調音,也要有上主正確的音準來對準。最後,邀請在生命群體中的每一個人,我們彼此關懷與提醒,就像耶穌所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要如何彼此相愛?就是對人的生命狀態有關懷有責任,願我們可以在生命的路上一起學習和成長,一同走在上主賜福的生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