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最後一誡與最後一顆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出埃及記二十章17節、加拉太書五章23節

引言:
一天晚上,有位會友來電,請教有關馬太(六章9-13節)和路加(十一章2-4節)兩卷福音書中,所記載的主禱文為何會有些許差異?且馬太福音書裡面有「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阿們!」(13節)這一段結語,而路加福音書卻沒有?
聽完提問,我乃依照前後文的牽引如此回答:兩卷福音書對於主禱文的記載之所以會有所差異,乃耶穌在不同的情境下,對不同對象的教導所產生。馬太福音的主禱文,是耶穌勸戒門徒不可像假冒偽善的人,想故意讓人看見,又用重複的話及拜偶像的心態,將禱告視為謀求己私的工具和手段之教導;路加福音則是有位門徒待耶穌禱告完之後,進一步央求耶穌教導他禱告的功課時,耶穌所提供的。實際上,兩者的內容乃完全相同,只是馬太福音有13節這一段「結論」,而使得主禱文有完美的「結尾」,基督教團體才會以馬太福音六章9-13節所載之主禱文作為依歸。

當我和會友分享完主禱文的差異之後,乃繼續談論到,上帝為何會將「不可貪戀」(出埃及記二十章17節)放在十誡的「最後一誡」?又保羅為什麼要把聖靈的九顆果子中之「節制」(加拉太書五章23節)擺放在「最後一顆」?為此,我乃逐一訴說聖經神學的說法,以及自己的信仰體驗。談論之後,這位會友從分享中終於得以瞭解上帝的美意,以及保羅的用心。為讓大家也能和這位會友一樣,瞭解馬太和路加福音書中主禱文的差異,同時明白「貪戀」與「節制」的功課,本文才會以<最後一誡與最後一顆>為題,共同思考上帝所給予我們的啟示和教導。

一、最後一誡
十誡乃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由上帝在西乃曠野的山上所親自頒佈,再經由摩西傳達給以色列百姓,要求他們無論如何,都得遵守。十誡在出埃及記二十章3-17節當中,有著完整的記載,基督徒幾乎都可朗朗上口,有的人甚至還會背誦。上帝所頒佈的十條誡命如下:

1.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
3.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
4.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5.當孝敬父母。
6.不可殺人。
7.不可姦淫。
8.不可偷盜。
9.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10.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由十誡的排列可見,前四誡是「對神之誡」,後六誡則是「對人之誡」。過去,我曾在拙著《終局vs.佈局》的<貪戀得不著,爭戰也不能得>一文裡面談論過,上帝之所以會將「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章17節)這一條誡命列在十誡的最後,除了要為十誡立下強而有力的結尾之外,更為重要的,乃「貪戀」所引發出來的罪,不但會取代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驅使人敬拜偶像,犯下第一至第四條誡之罪。接著,還會因為覬覦他人的東西而偷竊,甚至為了搶奪名、利、權作出假見證,進而引發戰爭,導致第五誡至第九誡:「不孝、殺人、姦淫、偷盜、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章13-16節)之罪的產生。可知,人若能遵守第十誡,則可守住上面九誡;否則,將會因為貪戀財利,而離開上帝。

事實上,這樣的教導,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24節當中,亦有著相同的忠告與提醒。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其意,乃在表明,奴隸不可能事奉兩個主人,因不是愛這、惡那,就是重這、輕那。換言之,人不可能事奉上帝、又事奉財利,因貪圖財利的人,絕不可能尊主為大。可知,重財、重利的人,會將上帝放置在一旁,進而以財利取代上帝,如此一來,便難以遵守上帝所頒佈的十條誡命。

再者,雅各書二章10節所載之經文:「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對此也有清楚的表明。雅各書的作者之所以會如此寫道,乃上帝所頒佈的每一條律法皆環環相扣,屬一個整體,所以,沒有一項律法的要求是無足輕重的,每條律法皆在反應上帝的規範。任何違反律法的行為乃是得罪上帝,也違反了上帝所頒佈的律法之精神。

雅各會藉此強調每一條律法皆同等重要,乃他不想看到人為自己找藉口,不實踐愛鄰舍,偏愛有錢、有勢的人,而導致心思不正、按外貌待人、重富輕貧、大小眼、貪戀。此舉,無疑已嚴重違背上帝的律法。

人的慾望乃永無止境,常會陷入人性的軟弱當中,而無法自拔。有鑑於此,人唯有除去心中的貪念,阻止貪戀的行為,才能面對上帝。否則,心中便會被貪戀的思想和慾望,以及重富輕貧的惡念所佔據,遂而在「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情況下,離開光明,進入黑暗,受到罪惡所綑綁,成為罪惡的奴隸。

不久前,我曾在報章當中,看到好多則因貪戀而吃上官司的社會案件,其中,不但有醫生,還有校長,更有政府高官,以及世界著名的汽車大廠等。看到這些報導,真教人難過!因有如此高尚社經地位的人,以及享有名氣的汽車公司,竟然會貪戀到如此的地步,實令人費解!

1.貪戀的醫師
貪戀的醫師,是一位曾任職公立醫院的精神科醫師。生前,他利用門診時間,在11年間,偽造病患就診記錄逾7萬人次,總計詐領健保給付多達台幣9000多萬元。因問題嚴重,被健保局發現,而告上法院。經過法官的審理,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其所服務的醫院,被健保局追繳及罰鍰7000多萬元台幣。雖該醫師在審理期間過世,但最高法院仍判醫師的妻子及三名子女,得在繼承遺產的範圍內,應連帶賠償院方1825萬元。由於這位醫師的貪得無厭,不但連累到妻子與兒女,還被記者形容為「史上最貪醫生,把病人都當成精神病!」。

2.貪戀的女校長
除了貪戀的醫師之外,台灣雲林地區有一位擔任高級商工的女性校長,在任職校長的14年間,拿了學生餐費近4000萬元台幣的回扣,而引發教育界的震憾。檢調查出,校長向學生收取每餐50元的午餐費用,但卻從中先抽取15元之後,再向業者表示,每一位學生中餐的成本只有35元,且還要從業者收取4至8元不等的回扣。由於業者每月結算供餐人數金額後,次月得須上繳四、五十萬元現金給校長,導致業者在只有25至30元可用的情況下,實在很難做出四菜一湯給學生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業者只好從學生的菜色和品質下手。

長久以來,業者所提供的午餐,和學生所繳交的費用不成比例,因遭受質疑,而被提出檢舉。經檢方深入調查,果真問題重重。檢察官訊問之後,校長被依涉背信罪聲押獲准。消息傳出,教師團體乃痛批女校長「再怎麼貪,也不能動到孩子的餐費!」,還有民意代表看不下去,痛罵女校長是「穿著洋裝的惡魔!」。

3.貪戀的汽車公司
除了醫生和校長貪戀錢財之外,組織和企業也是一樣,貪得無厭,其中,最令人所不齒的,乃是德國福斯汽車公司(Volkswagen)。其因,乃福斯汽車公司想要在柴油車的銷售市場成為全球第一,竟以造假的手法,推出號稱「低油耗、低汙染」的柴油車矇騙世人。結果,被查出,該公司在柴油車行車電腦上安裝特殊的作弊軟體,以便在車子接受廢氣排放檢驗時,電腦會啟動所有的汙染物控制過濾設備,讓檢驗數據符合標準。

2011年,當福斯汽車在美國的田納西州開設製造廠時,時任該公司的執行長致詞時,曾發下豪語,要讓福斯在美國的銷量十年內增為三倍,超越日本的豐田汽車,成為世界最大的車廠。不僅如此,他還對到場祝賀的聯邦參議員,以及田納西州的州長與各界的來賓誇下豪語:「2018年之前,我們要帶領福斯集團登上全球汽車業的巔峰。」可惜的是,為了省下昂貴又笨重的汙染控制系統,同時標榜其有更好的油耗與性能,竟不顧良心,也不管環保,在貪圖名聲與財利的情況下,暗地裡不斷造假。

為了「世界第一」的誘惑,福斯集團莫不以擴張市占率為首要目標,然而長期在柴油引擎空污檢驗造假的結果,不僅企業形象受創、股價如水銀瀉地,在一天之內,就狂降超過20%,市值蒸發逾150億歐元(約5700億新台幣),對德國經濟所帶來的威脅,甚至比希臘的債務危機還大。為此,成立於1991年的國際金融服務私營企業,簡稱ING的「荷蘭國際集團」(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首席經濟學家布爾澤斯基(Carsten Brzeski),乃憂心的指出:「突然之間對德國經濟構成的威脅,大過於希臘債務危機帶來的威脅。」布爾澤斯基會出現這樣的憂慮,乃汽車工業是德國經濟的大動脈,而福斯汽車扮演著心臟功能。可惜的是,因為福斯高層的貪戀與內鬥,加上長期的造假和謊言,一夕之間,毀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福斯帝國。

當福斯汽車在汽車廢氣排放量造假的醜聞被正式展開調查之後,德國的奧迪汽車(Audi)與位在捷克的斯柯達汽車(Skoda),也紛紛坦承他們公司的汽車之排氣同樣造假,且數量超過300萬輛。看到因為貪圖財利和名聲而造假的汽車公司紛紛出現問題,讓人痛心不已!這樣的行徑,儼然已嚴重違背十誡的最後一誡。

二、最後一顆
由十誡的教導和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上帝會將「不可貪戀」放置在十誡的最後一誡之因,實有其特別的意思,因心中沒有貪戀的非份之想,才有可能實踐上帝所頒佈的十條誡命。然而,要如何避開「貪戀」的軟弱,「節制」乃是所需具備的重要功課。

之前,我曾在<從最後一顆果子思S世代>一文當中分享過,保羅在致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提及:「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保羅之所以會將「節制」(ἐγκρατεία)安排在九顆聖靈果子的最後順位,而不將之擺在首位,實有其特別的用意。主要之因,乃古希臘人思想前衛,慾望過多,導致慾求不滿,而使得道德敗壞;羅馬帝國的人民,則在帝國主義橫行的情況下,掠奪了許多他國人民的物資,在物質過於豐富的情況下,享受山珍海味,飽餐一頓之後,為了想再品嚐更多的美食,竟將剛吃下的食物設法吐出,所為的,就是要騰出肚子的空間,再繼續吃喝。因此,「節制」乃是希臘哲學家非常強調的美德之一,也是羅馬時代社會相當注重的德行。當時的哲人就經常如此教導:「智者不需要律法來約束,因為他們本身的德行就是律法。」

在此一背景下,保羅主張,人若缺乏自我管理,不懂得約束自己的思想、行為、言語、動作等,便無法克制自己,而出現放縱與貪戀的行為,遑論能結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這八顆果子來。除非以聖靈作為「節制」的本源,才能結出所有的果子。因單是謹守律法或順從法紀,仍無法讓「節制」的能力展現開來,畢竟人是血肉之軀,有七情六慾,若非順服上帝的旨意及聖靈的帶領,要達「節制」的目標,實有其困難度。唯有出於聖靈的「節制」,才可自然顯出抗拒誘惑,得勝自己慾望的節制力。

從希臘文的原文觀之,九顆聖靈的果子乃屬一個整體,本為單數,即屬主耶穌基督的人,在聖靈的帶領與塑造下,所展現出來的生命特質。若沒有「節制」,將會使得私慾縱橫,導致結不出聖靈的果子。唯有透過「節制」,才能在自我控制與約束中,結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這八顆聖靈的果子。

保羅深知,生命裡若沒有節制,生命便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故此,保羅才會將「節制」放在最後一項,以之作為基礎,這也正是保羅為何要將「節制」放置在聖靈九顆果子最後一顆,且以此為根基的重要因素了。

在資訊發達的情況下,人常被「S世代」(Screen Generation)的智慧型手機和電腦螢幕所綁架,導致整天沈迷在網路的世界當中,浪費了許多的寶貴時間。若不節制,將會如同古代的鴉片一樣,蠶食著我們的時間、熱情、生命與靈魂。再者,因資本主義掛帥,使得物質主義佔滿人心,導致人心的貪戀,進而出現經濟的不公,致使貧富懸殊的問題越發嚴重。

結語: 總而言之,人之所以會「貪戀」,乃因為無法「節制」,也就是無法制伏自己的心。人若不制伏自己的心,就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一樣,隨時會因為脆弱而崩塌。(見箴言二十五章28節:「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人唯有被聖靈所引導,遵行上帝所頒佈的「最後一誡」,以及保羅所教導的「節制」之功課,才能在自我控制與約束中,行出上帝的十條誡命,並結出保羅所說的聖靈之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