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翰福音十七章20-26節;以弗所四章1-6
前言:
「聖靈降臨節」(Pentecost)(又稱「五旬節」,希臘文為 Pentekoste,乃第五十之意,即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第五十天)的前 一主日,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定的「關懷亞洲紀念主日」。設立 此一主日的目的,乃在響應「亞洲基督教協議會」(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 CCA)的宣教與福音事工,也就是要我們藉著信仰的反省,關心亞洲地區的教會和人民,透過紀念日的禮拜,擺上關心與代禱,讓亞洲所有的教會能「邁向教會的合一與宣教」、「見證上帝的和平與公義」。今年(2001年)的關懷亞洲主日之主題為「根植和平文化:克勝暴力」(Cultivating the Culture of Peace:Overcoming Violence),除了響應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of Churches)2001年-2010年的十年主題:「克勝暴力十年(Decade to Overcome Violence)」外,旨乃要我們學習與實踐「認同、跨越與合一」的功課。
由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是亞洲教協的創始會員教會之一,我們實有責任對亞洲的宣教與教會的合一獻出關懷,祈求上帝的保守,共同致力於亞洲地區的公義與和平,讓亞洲人民在福音的澆灌下,克勝暴力,得著心靈的平安。
一.亞洲基督教協議會的成立
隨著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新教走出天主教的「桎梏」後,「萬民皆祭司」等神學理念迅速發展,讀經與釋經不再只是神職人員的專屬,一般信徒乃可享有讀經與釋經的權利,導致神學思想大放異彩,教派林立,各自為政,甚至互相韃靼。當十八世紀宣教運動興起後,西方各宗派的宣教師遠渡重洋,到世界各地傳福音,教會間從耶穌為信主者合而為一的禱告:「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約翰福音十七章20-26節),及以弗所書四章4-6節之訓示:「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等經文意識到「教會合一」的重要,因而燃起了教派合作的盼望。感謝的是,歷經多年的奔走,堪稱為「基督教聯合國」的「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WCC),終於在主後1948年,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召開第一次大會時正式成立。
普世教協成立後,由於組織過於龐大,加上地區性文化的差異,所面對的社會情境和宣教課題也不盡相同,各地教會乃逐漸感受到地區性的普世組織與教會合一的重要。基於此,亞洲地區的教會乃於1957年在印尼的布拉巴(Prapat)正式發起,並將此一組織定名為「東亞基督教協議會」(East Asia Christian Conference)。歷經兩年的努力,1959年5月14日才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正式召開第一次大會。當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總幹事黃武東牧師曾出席參加會議,而使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成為創始的會員國之一。「東亞基督教協議會」之名稱沿用多年,一直到1973年第五屆大會時,才被更名為「亞洲基督教協議會」。「亞洲教協」的區域相當廣泛,北到東北亞的日本和韓國,西到中東的巴基斯坦,南到澳洲,東到紐西蘭。當然,教會的合一,並非要不同宗派的教會打破原有的組織與神學主張,而是要站在不同的神學與教派的立場相輔相成,共同合作,互相效力,宣揚福音。
今天,新眼光讀經運動(Reading the Bible with New Eyes),正是由亞洲教協所發起,旨乃要基督徒能在亞洲的情境中研讀聖經,藉此發現上帝所要宣告的話語,及其所要施行的拯救作為。我長老教會極力響應此一運動,即在認同讀經對於宣教的重要。因唯有追求上帝的話語,才能得著上頭而來的智慧,改造我們的社會,建立公義與和平的上帝國。
二.亞洲的問題與情境
亞洲地區的國家除了日本之外,皆於1954年在印尼萬隆所召開的世界社會學家會議時,被界定為第三世界國家。如今,除了臺灣、香港、韓國、新加坡擺脫第三世界的桎梏之外,其他國家幾乎都還處在第三世界的狀態。加上亞洲大多數國家長久以來即處在多種族、多語言的情境中,使得政治、經濟、人權、教育、社福、性別、種族等問題難以消除,又殖民帝國主義抽離後,留下的後遺症所造成的社會動盪不安,更是難以算數。
今斯里蘭卡的種族衝突;印尼摩鹿加群島、婆娑(Poso)、亞濟(Aceh)、巴布(Papua)地區的集體暴力,以及回教徒對基督徒的迫害,致使人心終日惶惶不安;東渧汶、喀什米爾的內戰,許多人流離失守,妻離子散;中國與台灣的主權關係,使得經濟下滑,時刻處在緊張狀態中;印度、菲律賓(特別是民答那峨地區)、巴基斯坦等國之回教徒對基督徒的暴力;中南半島(泰國尤甚)的愛滋病;東北亞軍國主義的復甦等,使得亞洲諸多國家處在戰爭、暴力、貧窮、愛滋病的恐怖陰影中。
香港恆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先生,前年曾以德文和中文,分別在德國學術雜誌《國際政治》與《香港明報》,發表了〈全球化與亞洲去向〉一文,引起世人廣泛的討論。文中,作者以殖民統治影響深遠、貿易壁壘相繼崩潰、美國文化大舉入侵、地區充斥貪污舞弊、民主不宜倉卒施行、民主進度必須適當、優良傳統不應放棄、地區組織應早建立、美中關係趨於複雜、機制建立最是緊迫等議題,逐一提出分析與反省,藉此呼籲亞洲人當擺脫殖民歷史,重新界定自我身分。作者認為,亞洲國家若要在世界舞臺上成為一流的角色,當需透過合理政治機制的配合,才能使經濟持續發展,保有正常的競爭力,社會也才得以革新。最後,作者進一步強調,要保持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跨國的合作組織必當加強和建立。
從陳氏所提出的亞洲經濟發展、社會革新、和平安定,有賴於「跨國組織的合作」得以看出,建立生命共同體是所有亞洲國家所迫切需要的。事實上,這樣的理想和異象,早在1959年亞洲教協成立時,就已經被提出。因教會深知人性的自私與軟弱,若非藉著教會間的彼此跨越、認同與合一,起而共同投入宣教的工作,將福音廣傳,讓人透過信仰,追求從上頭而來的智慧,人豈可能在多元的亞洲社會中,相互尊重,發展經濟,建設國家、社會和平安定的基礎,展現出生命共同體的團契意義?
三.學習認同與跨越
多年前,微僕在「意外」的機會下,通過留學考試,取得全額獎學金前往英國讀書,因而得以接觸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此一寶貴的經驗,讓我開啟了寬廣的世界觀,同時學習到「認同與跨越」的重要功課。進修期間,與來自世界各地四十三個國家的學生同住在一棟宿舍,一時之間,面對這麼多國家的同學和文化,內心的「文化震撼」著實相當大。剛開始接觸不同的人種和文化時,自己常會站在自己文化價值觀的本位主義上,排斥他人的文化,不但看不慣印度和非洲的同學老是用手抓東西吃,似乎非常不衛生;亦對英國人吃香蕉也得動用刀叉和盤子,正經八百的一片片切下,再以叉子送入口中享用,感到多此一舉;更對非洲那米比亞同學一高興起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集體大聲唱歌跳舞相當不解;甚至對於巴西女同學的熱情擁抱,以及美國人受到讚美時,就會大聲說出「謝謝!」的「驕傲」感到無法接受。相對的,不知道其他同學對於台灣人過於「顧謙」、「保守」,略帶「虛偽」的民族性,是否在他們心中也有同樣的「文化震撼」,同時存在著「文化代溝」(culture gap)?
一天晚上,隔壁寢室有位上了年紀,經濟情況相當好的馬來西亞同學心血來潮,邀請了多位同學前往伯明罕市中心,由香港人所開的中國餐廳吃飯。點餐前,服務人員逐一詢問客人所需的餐具時,斯里蘭卡籍,以及印度籍的同學竟然回答:「不必餐具,我們的手就是最佳的餐具。」席間,只見他們用手抓著黏稠的咖哩飯吃得津津有味,目睹此一情景,讓我這位小時候就被教導不可以用手抓東西吃的台灣人難以接受。餐後回學校的路上,我忍不住問道:「為何印度人不使用餐具吃飯?」同學們微笑的回答:「用手吃飯最方便、最自然也最環保,這是一種文化行為,從小,父母親就教導我們要用手吃飯。」聽到這樣的回答,真教人覺得不可思議!然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與了解,我從課堂與日常生活中,學習到「認同」與「跨越」他人文化與宗教的重要功課,不再排斥與輕視他人的文化,開始接受與自己不同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人。
人類因為原罪所帶來的有限與軟弱,常會站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宗教、政治等本位主義上,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去衡量、判斷他人。如此一來,將隨著人的偏見(prejudice)與偏差(bias),造成彼此間的隔閡(gap),而出現緊張(tension)的關係。然若在無法彼此認同,相互跨越的情況下,衝突必當發生,尤甚者,外在的戰爭,更無法避免。有鑑於此,我們必須揚棄自我的本位主義,學習認同、跨越與欣賞他人的文化,並尊敬他宗教,與之對話,才能拉近彼此間的差距,相互接納與欣賞。
專門從事於跨越文化效能(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ICE)研究的學者Han.P.C.給予我們五項能力建議,值得我們參考: 1.處理心理壓力的能力。2.溝通的能力。3.關係建立的能力。 4.跨文化察覺能力。5.文化同理心的能力。
結語:
亞洲地區大部分的國家,皆處在多元宗教、種族、語言、與文化的情境下,致使意識形態相對的多元,因而相當容易產生「文化差距」與「意識形態差距」(ideological gap),造成彼此間的緊張與格格不入。基於此,國家與國家、種族與種族、政黨與政黨、宗教與宗教間,應在相互的「跨越」中,尋求「認同」,才能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與偏見。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體」和「尊嚴」,是上帝所給予最特別的「禮物」,任何人都不能加以看輕或鄙視。人唯有遵循耶穌為跟隨他的人,以及全人類合一的禱告(見約翰福音十七章20-26節),並實踐保羅所訓示的:「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四章1b-2節)認同與跨越他人的文化,才能享受和平與合一的果實。